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橘皮煎丸

橘皮煎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橘皮煎丸

药方名称橘皮煎丸

处方当归(去芦,先焙)萆薢厚朴(去粗皮,姜汁制)肉苁蓉(酒浸,微炙,切,焙干)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巴戟(去心)阳起石(酒浸,焙干,研如粉)石斛(去根)牛膝(去芦,酒浸)杜仲(去皮,姜汁炙)吴茱萸(水淘去浮者,焙干)鹿茸茄子者,燎去毛,劈开、酒浸,炙干)干姜(炮)菟丝子(酒浸,焙,捣)三棱(煨熟,乘热捣碎)各90克甘草(炙)30克 陈橘皮(净洗,焙,为末)47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用酒3升,于银石器内,将橘皮末煎熬如饧,却将诸药末入在内,一处搅和搜匀。仍入臼内,捣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脏久虚积冷,心腹疼痛、呕吐痰水,饮食减少,胁肋虚满,脐腹弦急,大肠虚滑,小便频数,肌肤瘦悴、面色萎黄,肢体怠惰,腰膝缓弱;及痃癖积聚,上气咳嗽,久疟久利,肠风痔瘘;妇人血海虚冷,赤白带下,久不孕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博济》卷一:橘皮煎丸

药方名称橘皮煎丸

处方橘皮1斤(去白,研细),官桂(去皮,研细)6两,干姜(炮,研细)6两,川当归(炙,研细)6两,荆三棱(炮,杵罗)6两,附子(炮,去皮脐,杵罗)6两,萆薢(杵罗)6两,神曲6两,乌头(炮,水煮3-5沸)1两,木香1两,川椒(去子,炒出汗)1两,大麦糵4两,厚朴(去皮,姜汁炙,以上6味另杵罗,留出半两糵末)。

制法上用无灰好酒4升,先煎上4味,如人行10里;更下次3味,又如人行10里,次下6味,又添酒2碗,煎成膏,取出,以留出者麦蘖末相和匀,再捣一千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气,壮真元,驻颜色,进饮食,通利五脏,明目,出一切风冷。主冷劳瘦疾,目暗,手足挛急,形容枯瘁,食不消化,腹胀不能纳食,食物无味,面黄力弱,积年肠风,痔疾,痃癖气,一切劳病;女人血症气块,赤白带下,子宫冷甚,宿水露血;五种膈气,冷膈,热膈,气膈,思忧膈,四肢无力,饶睡。

用法用量方中厚朴用量原缺。

摘录《博济》卷一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橘皮煎丸

药方名称橘皮煎丸

别名橘皮

处方橘皮2两(麸炒黄,捣罗为末,醋1盏半,于银石器内文武火熬成膏),木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人参半两,诃梨勒皮(炒)半两,京三棱(炮,锉)半两,藿香(去茎)半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半两,当归(切,焙)半两,萆薢半两,干姜(炮)半两,半夏1分(汤洗10遍,焙)。

制法上为末,入橘皮煎内捣200-300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肾虚劳,心腹积气,面色萎黄,不思饮食,胸膈满闷。

用法用量橘皮丸(《普济方》卷二三四)。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局方》卷五:橘皮煎丸

药方名称橘皮煎丸

处方当归(去芦,先焙)3两,萆薢3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3两,肉苁蓉(酒浸,微炙,切,焙干)3两,肉桂(去粗皮)3两,附子(炮,去皮脐)3两,巴戟(去心)3两,阳起石(酒浸,焙干,研如粉)3两,石斛(去根)3两,牛膝(去芦,酒浸)3两,杜仲(去皮,姜汁炙)3两,吴茱萸(水淘去浮者,焙干)3两,鹿茸茄子者,燎去毛,劈开,酒浸,炙干)3两,干姜(炮)3两,菟丝子(酒浸,焙,捣)3两,三棱(煨熟,乘热捣碎)3两,甘草(炙)1两,陈橘皮(净洗,焙,为末)15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酒5升,于银石器内,将橘皮末煎熬如饧,却将诸药末入在内,一处搅和搜匀,仍入臼内,捣五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虚积冷,心腹疼痛,呕吐痰水,饮食减少,胁肋虚满,脐腹弦急,大肠虚滑,小便利数,肌肤瘦悴,面色萎黄,肢体怠情,腰膝缓弱,及治痃癖积聚,上气咳嗽,久疟久利,肠风痔疹;妇人血海虚冷,赤白带下,久无子息。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得。

摘录《局方》卷五

猜你喜欢

  • 产后理血丹

    药方名称产后理血丹处方附子半两,丹皮1两,干漆1两。制法上为极细末,好醋5两,大黄末1两,同熬成膏,和药为小丸。功能主治逐瘀血,生新血,消积止痛。主妇女产后恶露不行,胞衣不下,少腹胀痛,恶血上冲,晕迷

  • 补气补血汤

    药方名称补气补血汤处方栗壳3钱,当归2钱,黄耆2钱,玉竹(蜜炙)1钱半,白术(土炒)1钱半,川芎1钱半,熟地1钱半,蒺藜1钱半,茯苓1钱半,二花1钱半,白芍3钱,甘草3分。功能主治酒病气血滞涩,结痰红

  • 二冬膏

    《中国药典》:二冬膏药方名称二冬膏处方天冬500g麦冬500g性状本品为黄棕色稠厚的半流体;味甜、微苦。炮制以上二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三次各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

  • 柳花散

    《御药院方》卷九:柳花散药方名称柳花散处方延胡索30克黄柏(去粗皮)黄连各15克青黛6克密陀僧(另研)9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口舌生疮。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敷于疮上,有津即吐之,食后、临卧用。摘录《御

  • 火府散

    《万氏家抄方》卷五:火府散药方名称火府散处方生地5钱,木通5钱,甘草2钱半,当归2钱半,山栀仁2钱半。功能主治小儿心热,小便赤涩,多惊。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五《永类钤方》卷二十:

  • 黄连熟艾汤

    药方名称黄连熟艾汤处方黄连1两半,黄柏1两半,龙骨1两,熟艾两鸡子大。功能主治除热止痢。主伤寒4日而大下,热利时作,白通诸药多不得止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4升,煮1升2合,去滓,分减温服。摘录《

  • 扫虫煎

    药方名称扫虫煎处方青皮3克 小茴香(炒)3克槟榔乌药各4.5克 细榧肉9克(敲碎)吴茱萸3克乌梅2个甘草2.4克朱砂雄黄各1.5克功能主治治虫积腹痛。用法用量先将前八味用水230毫升,煎至180毫升,

  • 加减桃仁承气汤

    《温病条辨》卷三:加减桃仁承气汤药方名称加减桃仁承气汤处方大黄9克(制)桃仁9克 细生地18克 丹皮12克 择兰6克人中白6克功能主治逐血分瘀热。治热病经水适至,十数日不解,舌痿饮冷,心中烦热,神气忽

  • 乌龙汤

    药方名称乌龙汤处方元武版25克 生地18克天冬6克 南沙参12克 蛤粉12克女贞子6克 料豆9克山药9克茯苓6克泽泻4.5克车前6克功能主治治下消。肾阴久亏,孤阳无依,不安其宅,饮一溲一,夹有浊淋,腿

  • 百部洗方

    药方名称百部洗方处方百部4两,苦参4两,蛇床子2两,雄黄5钱,狼毒2两5钱。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疏风止痒,祛湿杀虫。主皮肤瘙痒症(隐疹)、神经性皮炎、阴囊湿疹(绣球风)、荨麻疹。用法用量装纱布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