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润燥汤

加减润燥汤

万病回春》卷二:加减润燥汤

药方名称加减润燥汤

处方当归3.6克川芎3克白芍(酒炒)6克 生地黄(酒炒)2.4克 熟地黄(姜汁炒)2.4克白术(去芦)3克 白茯苓(去皮)3克 南星(姜汁炒)3克半夏(姜汁炒)3克陈皮(盐水洗)2.4克桃仁(去皮)1.8克红花(酒洗)1.2克天麻3克羌活1.8克防风1.8克黄芩(酒炒)2.4克酸枣仁(炒)2.4克黄柏(去皮,酒炒)0.9克 薄桂1.8克甘草(炙)1.2克牛膝(去芦,酒洗)2.4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中风左半身不遂,手足瘫痪及语宫费力,呵欠喷嚏,面目口眼歪斜宽弛,头目眩晕,痰火炽盛,筋骨时痛,头或痛,心悸。

用法用量水煎,入竹沥、姜汁少许,温服。

手不遂,倍黄芩、薄桂;足不遂,倍黄柏牛膝

摘录万病回春》卷二

《回春》卷二:加减润燥汤

药方名称加减润燥汤

别名愈风润燥汤

处方当归1钱2分,川芎1钱,白芍(酒炒)2钱,生地黄(酒炒)8分,熟地黄(姜汁炒)8分,白术(去芦)1钱,白茯苓(去皮)1钱,南星(姜汁炒)1钱,半夏(姜汁炒)1钱,陈皮(盐水洗)8分,桃仁(去皮)6分,红花(酒洗)4分,天麻1钱,羌活6分,防风6分,黄芩(酒炒)8分,酸枣仁(炒)8分,黄柏(去皮,酒炒)3分,薄桂6分,甘草(炙)4分,牛膝(去芦,酒洗)8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中风,左半身不遂,手足瘫痪,语言费力,呵欠喷嚏,面目口眼?斜宽驰,头目眩晕,痰火炽盛,筋骨时痛,头或痛,心悸。

用法用量愈风润燥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二)。

手不遂,倍黄芩、薄桂;足不遂,倍黄柏牛膝

摘录《回春》卷二

猜你喜欢

  • 木香流气饮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木香流气饮药方名称木香流气饮处方半夏(汤洗七次)二两,陈皮(去白)二斤,厚朴(去粗皮.姜制.炒)、青皮(去白)、甘草、香附(炒.去毛)、紫苏叶(去枝.梗),各一斤;

  • 芦矾洗剂

    药方名称芦矾洗剂处方芦荟9g,明矾9g,黄柏31g,苦参31g,蛇床子31g,荆芥15g,防风15g。功能主治杀虫止痒。主赤肿性皮肤病。用法用量水煎,熏洗。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冰蛤散

    药方名称冰蛤散处方龙骨1两,蛤粉1两,梅片5分。制法将龙骨、蛤粉先研为细面,然后再入海片研均。功能主治燥湿解毒。主湿热流窜,皮肤糜烂。及鼻生粟米疮,儿童鼻疮,黄水疮,秃疮,脚气。用法用量干敷或用香油调

  • 回生第一丹

    药方名称回生第一丹处方土鳖虫(活的最好,应用16两)10两,血竭4两,当归20两,自然铜(煅)6两,乳香(炙)4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接骨,活血止痛。主跌打损伤,闪腰岔气,血瘀疼痛。用法用量每8两

  • 蜜酥煎

    药方名称蜜酥煎处方杏仁420克 白蜜200毫升 牛酥400毫升制法上三味,先将杏仁放瓷盆中捣碎,研取汁1升,放净器中慢火煎至600毫升,入白蜜及酥,再煎至600毫升即成,瓷器收贮。功能主治降气止咳,润

  • 麝香祛痛搽剂

    药方名称麝香祛痛搽剂处方麝香3.3g红花10g樟脑300g独活10g冰片200g 龙血竭3.3g薄荷脑100g地黄200g三七3.3g性状本品为橙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炮制以上九味,取麝香、三七、红花

  • 鹿头酒

    药方名称鹿头酒处方鹿头。功能主治补益精气。主虚劳不足,消渴,夜梦鬼物。用法用量上煮烂捣泥,少入葱,椒,连汁和曲、米,酿酒饮之。摘录《本草纲目》卷二十五

  • 大红膏

    《外科正宗》卷二:大红膏药方名称大红膏处方南星60克银朱血竭消石朝脑各9克轻粉乳香各6克猫头骨1具(煅)石灰30克(用大黄9克,切片,同炒石灰成红色后去大黄)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主瘰疬痰核结块。

  • 百五散

    药方名称百五散处方五倍子(炒黄),百草霜。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鱼口疮初发3-5日。用法用量以醋调敷患处。1日夜即消。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五

  • 肝肾兼补丸

    药方名称肝肾兼补丸处方熟地、枸杞子、山萸肉、五味、茯神、菊花、生神曲、谷精草、山药。功能主治补肝肾。主瞳神散大,左偏头痛先损左目,是焦烦郁勃,阳升化风,却伤血液使然。摘录方出《临证指南医案》卷八。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