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香花刺

香花刺

《中药大辞典》:香花刺

药材名称香花刺

拼音Xiānɡ Huā Cì

别名香水花(《陕西中草药》),木香花(《中国经济植物志》)。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七里香蔷薇根皮。夏、秋采挖根皮,洗净,晒干。

原形态落叶或半常绿灌木。茎攀援,长达10米,具疏刺或近无刺。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5,椭圆卵形至长披针形,长2~6厘米,宽1~2.5厘米,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常有数花;花白色;萼片5;花瓣5。瘦果骨质,包于球形、红褐色的花托内。

生境分部生于沟岸、山坡灌丛,杂木林中和住宅附近。分布河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陕西中草药》:"涩,温。"

功能主治《陕西中草药》:"活血调经,消肿散瘀。治月经不调,外伤红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研末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香花刺

药材名称香花刺

拼音Xiānɡ Huā Cì

英文名Root-bark of Wild Banks Rose

别名香水花、木香花、红皮七里香红根、红刺皮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单瓣白木香的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sa banksiae Ait.var. normalis Regel.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季挖根,洗净,剥取根皮,晒干。

原形态单瓣白木香 落叶或半常绿灌木。茎攀援,长达10m,具疏刺或近无刺。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5,椭圆卵形至长披针形,长2-6cm,宽1-2.5cm,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常有数花;花直径1.5-2.5cm;苞片5,卵形,先端长渐尖,全缘,萼筒和萼片外面均无毛,内面被白色柔毛;花瓣白色,单瓣,芳香。果球形至卵球形,直径5-7mm,红黄色至黑褐色;萼片脱落。花期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500m的沟谷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甘肃、陕西、河南、湖北等地。

性味涩;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消肿散瘀。主月经不调;外伤红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砂仁壳

    《全国中草药汇编》:砂仁壳药材名称砂仁壳拼音Shā Rén Ké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

  • 小五彩苏

    药材名称小五彩苏拼音Xiǎo Wú Cǎi Sū别名小洋紫苏、金耳环、盆上金耳环、五色草、假紫苏、洋紫苏、金钱炮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小五彩苏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eus scutel

  • 算盘子根

    《中药大辞典》:算盘子根药材名称算盘子根拼音Suàn Pán Zi Gēn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算盘子的根,秋季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算盘子"条。

  • 明萼草

    药材名称明萼草拼音Mínɡ è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中华孩儿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ngia chinensis Bent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中

  • 腐婢根

    《中药大辞典》:腐婢根药材名称腐婢根拼音Fǔ Bì Gēn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豆腐木的根。全年可采。性味《福建中草药》:"苦微辛,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慈姑

    《中药大辞典》:慈姑药材名称慈姑拼音Cí Gū别名茨菇(《药性论》),白地栗(《本草图经》),慈菇(《滇南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慈姑的球茎。原形态慈姑,又名:藉姑、水萍(《别

  • 梅花参

    药材名称梅花参拼音Méi Huā Shēn英文名sea cucumber别名凤梨参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刺参科动物梅花参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elenota anan

  • 中华莛子藨

    药材名称中华莛子藨别名巴东手掌参、手掌参[湖北、巴东]来源忍冬科中华莛子藨Triosteum himalayanum Wall. var. chinense Diels et Graebn.,以块根入

  • 虎耳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耳草药材名称虎耳草拼音Hǔ ěr Cǎo别名石荷叶、狮子耳、耳聋草、金丝荷叶、金丝吊芙蓉来源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 Meerb.[S.

  • 柳叶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柳叶蒿药材名称柳叶蒿来源菊科柳叶蒿Artemisia integrifoli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和北部地区。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痈疽疮肿。用法用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