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红钉耙藤

红钉耙藤

《中药大辞典》:红钉耙藤

药材名称红钉耙藤

拼音Hónɡ Dìnɡ Pá Ténɡ

别名木通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毛茛科植物短尾铁线莲茎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落叶攀援藤本。茎有纵棱,疏被毛。叶对生,2回3出复叶,羽叶3~7枚;小叶片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3~7厘米,先端尖或急尖,基部圆形,边缘疏被粗锯齿,两面均疏被淡黄色毛,无托叶及小托叶。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有细长的花梗;花白色,径1.5~2厘米;萼片4,倒卵状长圆形,两面均有短绢状柔毛;无花瓣;雄蕊多数,花丝叉分;心皮多数。瘦果有毛,有羽状短花柱。

生境分部生于小树林中或荒坡。分布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性凉,味苦。

功能主治除湿热,利小便。

复方治小便不利:山木通藤五钱,小泡通四钱,车前草三钱。煎水服,早晚各一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红钉耙藤

药材名称红钉耙藤

拼音Hónɡ Dìnɡ Pá Ténɡ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Shortplume Clematis

别名木通藤、山木通、小木通石通、连架拐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短尾铁线莲的藤茎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brevicaudata DC.

采收和储藏:茎全年可采。根夏、秋采挖,除去泥土及须根,晒干。

原形态短尾铁线莲,藤本。枝条有棱,褐紫色,疏生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2-4.5cm,有柔毛;一至二回羽状复叶,或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卵形,长1.5-6cm,宽0.7-3.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都圆形、截形或浅心形,边缘疏生粗锯齿或牙齿,有时3裂,两面近无毛。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花两性;花梗长l-1.5cm,有短柔毛;萼片土,开展,直径1.5-2cm,白色,狭倒卵形,长约8mm,两面均有短柔毛;花瓣无;雄蕊多数,无毛,花丝长4-5mm,花药长2-2.5mm,心皮多数,被柔毛。瘦果卵形,长约3mm,密生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状,长1.5-3cm。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60-3200m的山地灌木丛中或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东部、江苏、浙江、河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东部。

性状性状鉴别 茎藤长达数米,缠绕或切成段,细长圆柱形,直径2-5mm,表面绿褐色或褐紫色,具纵棱,嫩藤可见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有的具叶,叶对生,叶柄较长,可达4cm,二回三出复叶,完整的小叶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疏生粗锯齿,有时3裂,枯绿色。气微,味微苦、涩。

化学成分花、叶含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pferol)等黄酮类化合物。

性味味苦;性凉

归经归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祛风湿,通经下乳。。主主治湿热淋证,风湿痹痛,产妇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

注意孕妇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粘人花根

    《中药大辞典》:粘人花根药材名称粘人花根拼音Zhān Rén Huā G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波叶山蚂蝗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粘人花"条。性味

  • 地骷髅

    《中药大辞典》:地骷髅药材名称地骷髅拼音Dì Kū Lóu别名仙人骨(《博济方》),老萝卜头(《分类草药性》),老人头(《天宝本草》),地枯萝(《现代实用中药》),气萝卜(《江苏植

  • 火油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火油草药材名称火油草别名走马风来源菊科艾纳香属植物千头艾纳香Blumea lanceolaria (Roxb.) Druce,以叶入药。全年可采,多为鲜用。性味辛,平。功能主治祛风

  • 千叶独活根

    药材名称千叶独活根拼音Qiān Yè Dú Huó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裂叶独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acleum millefolium Diels采收和储藏:4-10月采挖,

  • 竹鼠油

    药材名称竹鼠油拼音Zhú Shǔ Yóu来源啮齿目竹鼠科中华竹鼠Rhizomys sinensis Gray,以脂肪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广东、四川、云南、陕西。功能主治解毒排脓,生

  • 菊花

    《中国药典》:菊花药材名称菊花拼音Jú Huā英文名FLOS CHRYSANTHEMI别名甘菊花、白菊花、黄甘菊、药菊、白茶菊、茶菊、怀菊花、滁菊、毫菊、杭菊、贡菊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菊Chr

  • 蛇胆

    药材名称蛇胆来源游蛇科动物乌风蛇Zaocys dhumnades Contor或其他种蛇的胆囊。取出胆囊,通风处晾干。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镇痉。用于小儿肺炎,百日咳,支气管炎,咳嗽

  • 鹅毛

    《中药大辞典》:鹅毛药材名称鹅毛拼音é Máo出处《别录》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羽毛。化学成分羽毛是上皮的变形,与其他动物的羽毛、毛、爪等成分相似,主要为角蛋白。因经常用尾脂腺液涂布,

  • 大叶紫珠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叶紫珠药材名称大叶紫珠拼音Dà Yè Zǐ Zhū别名紫珠草、大风叶、赶风紫、红大曰,假大艾来源为马鞭草紫珠属植物大叶紫珠Callicarpa macroph

  • 竹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黄药材名称竹黄拼音Zhú Huánɡ别名淡竹黄、竹三七、血三七、竹参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肉座科竹黄属真菌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 He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