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白花鹅掌柴

白花鹅掌柴

药材名称白花鹅掌柴

拼音Bái Huā é Zhǎnɡ Chái

别名桃叶、广西鹅掌柴、七叶莲、七多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白花鹅掌柴的根或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effter leacantha Vig.[Schef-flera kwangsiensis Merr.ex Li]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约2m。有时攀援状。小枝干时有纵皱纹,无毛;节间短,长1-1.5cm。叶有小叶5-7;叶柄长4-8cm,幼时密生短柔毛,后变无毛,小叶柄纤细,长0.5-2.5cm,中央的较长,两侧的较短,被毛和叶柄一样;小叶片革质,长圆状披针形,稀椭圆状长圆形,长6-9cm,宽1.5-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全缘,反卷,两面均无毛;中脉仅下面隆起,侧脉5-6对,和稠密的网脉在两面甚明显而隆起。圆锥花序顶生,长约12cm,分枝很少,多呈伞房状,幼时被绒毛,老时变稀至无毛;伞形花序直径约1cm,总状排列在长约7cm的分枝上;总花梗长1-1.5cm,花梗长约5mm,均疏被星状绒毛,萼长1mm,被毛或无毛,边缘近全缘;花瓣5,长约2mm,无毛;雄蕊5,花丝长约3.5mm;子房下位,5室,无花柱;花盘稍隆起。果实卵形,有5棱,连隆起的花盘长6-7mm,直径5mm,黄红色,无毛。花期4月,果期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或石山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阴凉湿润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种植为宜。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种子繁殖:5-6月果实成熟时随采随播,苗高5-7cm时移植1次,次年即可定植。扦插繁殖;春季进行,选二年生枝条,剪成12-15cm长段,插入土中或细沙中。

田间管理 生长期间,于春、秋季各施追农家肥1次。

性状性状鉴别 茎枝呈圆柱形,常斜切成厚片或段,长1-3cm,直径0.4-3cm。外表面灰白色至淡黄棕以,具纵皱纹及点状皮孔。有时可见环状叶痕,栓皮常片状脱落,体稍轻,质坚实。断面黄白色,皮部薄,木部宽广,放射状纹理明显,贿部质松或成空洞。叶多切碎,完整小叶片革质,长圆形至披针形,长5-12cm,宽1.5-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并稍向睛反郑。上面灰绿色或灰绿色或灰棕色,下面色略淡。中脉及羽状侧脉于上、下面凸出。小叶柄长1-3cm。气微,味微苦、涩。茎枝横切面:木栓细胞10列,其外面常有表皮细胞与厚的角质层。皮层外侧有1-3列石细胞环带,内侧有众多分泌道,直径40-70μm;尚有外韧型维管束,其外侧有纤维群。中柱鞘纤维木化,排成新月形,位于韧皮部外侧。韧皮部筛管常颓废,散在分泌道。形成层环状。木质部导管直径40-50μm,射线宽1-4细胞,木化,具壁孔。髓宽广,散有分泌道,近木质部处数列细胞木化,近木质部处数列细胞木化,中心区细胸木化或非木化。本品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与方晶。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外被角质层,上表皮下有下皮细胞1列,直径较表皮细胞大3-4倍;下表皮有气孔。栅栏细胞短,类长方形,2-3列,海绵组织疏松,两者细胞均含草酸钙族晶和方晶。叶肉纺织品 偶有分泌道。中脉上、下表皮内方各有数层厚角细胞,栅栏组织通过中脉;维管束外韧型,外围纤维群;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分泌道散在。

鉴别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0.5g,以已醇回流提取,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供下列试验:(1)取滤液点于滤纸上,喷以高锰酸钾-碳酸钠溶液,斑点显黄色至浅棕构。(检查有机酸)(2—)取滤液点于滤纸上,喷以0.2%茚三酮试液,加热后显紫红色。(检查氨基酸)

性味味微苦;涩;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舒筋活络。主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偏正头痛;三叉神经痛;脘腹疼痛;痛经;跌打肿痛;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煎汤洗;或鲜品捣敷。

注意《广西民族药简编》:“孕妇忌用或慎用。忌吃鱼肉、鹅肉、西洋鸭肉。用治胃痛时,忌吃酸、辣食物和烟、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天目木姜子

    《中药大辞典》:天目木姜子药材名称天目木姜子拼音Tiān Mù Mù Jiānɡ Zǐ别名芭蕉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天目木姜子的根、叶、果实。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

  • 胖根藤

    药材名称胖根藤来源蓼科胖根藤Polygonum chinense L. var. thunbergianum Meisn.,以块茎及地上部分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酸,平。功能主治凉血解毒。主治痈疽恶

  • 蒟蒻

    药材名称蒟蒻拼音Jǔ Ruò别名蒻头(《开宝本草》),白蒟蒻、鬼芋(《本草图经》),鬼头(《纲目》),磨芋(《植物名实图考》),花杆莲(《南京民间药草》),黑芋头(《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花

  • 羊角棉

    药材名称羊角棉拼音Yánɡ Jiǎo Mián别名小鸡骨常山、闹狗药来源夹竹桃科羊角棉Alstonia mairei Lev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贵州、云南。功能主治解毒,

  • 红芪

    《中国药典》:红芪药材名称红芪拼音Hónɡ Qí英文名RADIX HEDYSARI别名岩黄芪、黑芪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

  • 钮子瓜

    药材名称钮子瓜拼音Niǔ Zǐ Guā英文名Maysor Zehneria别名土瓜、野黄瓜、老鼠拉冬瓜、天罗网、钮子果、红果果、大树献钮子。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相干物钮子瓜

  • 披麻草根

    《中药大辞典》:披麻草根药材名称披麻草根拼音Pī Má Cǎo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理藜芦的根。秋、冬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根茎短而粗,有多层褐色棕皮状

  • 波罗蜜

    《中药大辞典》:波罗蜜药材名称波罗蜜拼音Bō Luó Mì别名婆那娑、阿蔀亸(《酉阳杂俎》),曩伽结(《纲目》),优珠昙、天婆罗(《中国树木分类学》),树婆罗(《广州植物志》),牛

  • 龙眼

    药材名称龙眼拼音Lónɡ Yǎn别名桂圆来源见"龙眼肉"。性味甘、平温、无毒。归经入心、脾、胃。功能主治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思虑伤脾,头昏,失眠,心悸怔忡,虚赢,病后或产后体虚,及由于脾虚

  • 蓟罂粟根

    药材名称蓟罂粟根拼音Jì Yīnɡ Sù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蓟罂粟ArgemonemexicanaL.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gemone mexicana L.采收和储藏:秋季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