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即坏疽漏。参见该条。
出《夏子益治奇疾方》。即枸橘叶,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作掖门,《医心方》作液门。即大巨。见该条。
病名。鱢音骚,臭也。指肺受外邪所致的咳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备急五嗽圆,治五种咳嗽。一曰上气嗽,二曰饮嗽,三曰鱢嗽,四曰冷嗽,五曰邪嗽,皆有肺受风寒,气不宣通所致。”亦指传染性咳嗽。《不居集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即赤丹。见该条。
肌肉之间气行流利通畅。《灵枢·本脏》:“卫气和则分肉解利。”
病名。出《灵枢·痈疽》。又名厉疽。多由足三阳经湿热下注或足三阴经亏损所致。发于足旁小趾之侧。若初起红肿疼痛,溃破有脓,属湿热偏盛,为顺证,易治;若初起局部色黯,痛不显,不易成脓,或溃破清稀,属阴气凝结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缺盆,见该条。
【介绍】:见卢之颐条。
指有效验的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