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即千日疮。详该条。
亦名天癸水至、首经、天癸水等。指女子的第一次来月经。
元代医官职称。医学提举司主管官员之一,始设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官阶从六品。
推拿手法名。见曹锡珍《外伤中医按摩疗法》。即振颤法。见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详天河条。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之一。肝为风木之脏,其性刚而不柔,旺於春,春乃少阳之气,可使万物生发和成长。明·万全根据自然界的这种春生夏长的规律,认为阳气自然有余。小儿犹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亦少阳之气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三方。黄芪、防风、细辛、独活、川芎、牛膝各一两半,附子、川椒、炙甘草各一两,川乌、山茱萸、秦艽、葛根各七钱。浸酒,晨、午、夜服三次。治痹病甚而麻木不知者。若虚加肉苁蓉;下利
运气学专著。一作《天元玉策》(见《郡斋读书后志》)。30卷。唐·王冰撰。《古今医统》称此书:“元诰《内经》之意,益之以五运六气之变。”已佚。
①即捻子的俗称。见捻子条。②用药粉加少许赋型剂所制成的钉状剂,因形似钉,故名。俗称药线。依其药物组成不同,故有去腐、生肌等不同作用,如《外科正宗》中的三品一条枪便属这一类剂型。
见《福建中草药》。①为冰糖草之别名,详该条。②为野甘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