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麻药法

麻药法

用中药进行麻醉的方法。我国关于使用麻醉药的记载很早,见《列子·汤问篇》。公元二世纪华陀应用酒服麻沸散的麻醉方法施行外科手术。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卷十八:“攧扑损伤,骨肉疼痛,整顿不得,先用麻药服,待其不识痛处,方可下手。或服后麻不倒,可加曼陀罗花草乌五钱、用好酒调些少与服,若其人如酒醉,即不可加药。”后世多沿用并有改进。解放后,应用曼陀罗、樟柳硷等中药麻醉于临床,使中药麻醉重新得到重视和应用。

猜你喜欢

  • 元希声

    【生卒】:八至九世纪【介绍】:唐代医家。撰有《行要备急方》一卷。《外台秘要》记载:元希声为元侍郎(唐宫庭主管医疗等的官员),曾集有《张文仲疗诸风方九首》。

  • 鸡菜

    见《广州植物志》。为白背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 利尿穴

    经外奇穴名。别名止泻、血清、关元上。位于腹中线,当脐下2.5寸处。或于神阙与曲骨穴连线之中点取穴。主治尿潴留,腹痛,腹泻,痢疾,血尿,淋病,肾炎等。直刺1~1.5寸。

  • 风毒喉痹

    病名。多由风热邪毒客于肺胃所致。症见咽喉漫肿疼痛,渐涎至面颊,腮项,饮食吞咽不利,喉关内外色红,身发寒热,牙关紧强,声嘶音沙,甚或语声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一:“风毒之气结于喉间,则壅塞喉间,乃风毒

  • 夜兰茶

    见《岭南草药志》。为黑面神之别名,详该条。

  • 牙肿

    证名。即牙龈肿。治法:属风邪入侵者,宜疏风消肿,可选用荆防败毒散加减。属血虚者,宜补血养血,可选用四物汤、归脾汤、炙甘草汤等加减。属肾阴虚亏,虚火上炎者,宜滋阴降火。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大补阴丸等。

  • 过期流产

    病名。即死胎不下。指怀孕后,胚胎死亡已超过一、二个月,仍稽留在子宫腔内,子宫增大与原妊娠月份不符,有时伴有阴道流血或有褐色分泌物,尿妊娠试验为阴性者。多因气血虚弱或气滞血瘀。气虚不能使其胎娩出;气滞,

  • 冲阳

    ①经穴名,代号ST42。出《灵枢·本输》。别名会原、会骨、趺阳。属足阳明胃经。原穴。位于足背最高点,解溪穴下1.5寸,当第二、三跖骨与楔状骨间凹陷处。布有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深神经,并有

  • 翻天印

    见《陕西中草药》。为九牛造之别名,详该条。

  • 客主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又作容主。即上关,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