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热邪伏于冲脉和任脉的病机。热伏冲任,可使阴精暗耗、肾阴亏损,或迫血妄行。临床表现为低热、腰痠痛、下腹疼痛、崩漏等妇科疾患。
即控涎丹,见该条。
①见《重庆草药》。为走游草之别名。②见《分类草药性》。为常春藤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黄花夹竹桃之别名,详该条。
①大肠末段,以其直通肛门,故名。②承筋穴之别名。见《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小腿后面,当腘横纹中点直下5寸处。③古病名。又称直肠泻。《证治要诀·大小腑门》:“药食方入口而即下者,名曰直肠。”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山小橘之别名,详该条。
即沙参麦冬汤,见该条。
证名。属虚哮范畴。见《类证治裁·哮症论治》。多因偏嗜咸酸,久延体虚而致。详虚哮条。盐哮亦有偏实者,《医碥》卷二:“食味酸咸太过,幼时多食盐醋,往往成此疾,俗谓之盐哮。渗透气管,痰入结聚,一遇风寒,气郁
鬲,通隔。即噎膈。出《素问·大奇论》。详噎膈条。
见《本草纲目》。为橡实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