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阳
【介绍】:
见跗阳条。
【介绍】:
见跗阳条。
①出《药性论》。为天麻之别名。②见《陕西中药志》。为七叶子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见《药材学》。为蛴螬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学便览条。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妇女的阴道外口。
证名。指肌表有发热感觉。见《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有虚实之分。实证多为外邪侵袭,阳明经脉受病。《景岳全书·伤寒典》:“阳明经病,为身热,目疼,鼻干,不眠,脉洪而长,以阳明主肌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为此证
见《中药志》。为荆芥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妬乳,以蒲横度口,以度从乳上行,灸度头二七壮。”《类经图翼》列作奇穴,名乳上穴。位于乳头直上1寸处。主治乳痈,少乳;以及肋间神经痛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南开医院)。乌贼骨15克,白芨、花蕊石、地榆炭、煅牡蛎、煅龙骨各9克。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一丸,日二至三次。治瘀血型溃疡病(症见溃疡丸三号方),有明显出血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即倒睫拳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