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动物学大辞典》。为地牯牛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四肢痿软无力、失去活动能力的症象。《灵枢·本神》:“脾气虚则四肢不用。”《医权初编》卷上:“脾病而四肢不用,有虚有实。《内经》专主于虚,谓脾主四支,今脾气虚弱,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灌溉乎四支,
诊脉察病之意。《素问·风论》:“愿闻其诊及其病能。”
指治疗热病的五十九个主要穴位。《素问·水热穴论》:“治热病五十九俞……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大抒、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
【介绍】:参见唐玉书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夜关门之别名,详该条。
见《太平圣惠方》。为花椒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名。见《张氏医通》卷七。即蛊注痢,详该条。
【介绍】:见文彦博条。
挛证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详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