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吕留良条。
出《素问·脏气法时论》。①泛指肺之气血、阴阳不足的各种病证。多由寒温不适,病久体弱,久咳伤肺所致。症见咳嗽,气短,痰多清稀,怠倦懒言,声音低弱,怕冷,自汗;或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午后颧红,口干
【介绍】:见郑麟条。
内科杂病专著。清·郑树珪原作,王满臣等编校。书中用问答体裁阐述了67种内科杂病的证治,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1959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①适宜。问诊了解病人起居、饮食情况。《灵枢·师传》:“临病人问所便。”②指大便。《灵枢·口问》:“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一年蓬之别名,详该条。
《增补万病回春》卷五方。当归尾、川芎各六钱,生地黄、黄连、黄芩、大黄、黄柏(酒炒)、连翘、桔梗、薄荷、防风、荆芥、羌活、独活、白芷、菊花、草决明、木贼、甘草各五钱。为细末,炼蜜为丸,绿豆大,每服三十至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多由胃火邪热壅盛,或过食醇酒厚味,热毒内蕴所致。症见腮下红肿,形如托腮之状,疼痛,饮食吞咽有碍,身发寒热。治宜解毒泻火、清热消肿。方可选用普济消毒饮加减。参见兜腮痈条
证名。出《外科启玄》卷二。又名有应。即疔疮旁再生一小疮,谓之应候。可用针挑破小疮,以泄其毒。疔疮有应候者易治;若旁无小疮者为无应候,亦称无应。其毒甚,难治。
【生卒】:1738~?【介绍】:清医家。字瑶宗。以儒改习医学,认为伤寒最易误诊,常与薛凤眉等取历代有名伤寒注家之书参订,撰成《张仲景伤寒论一得篇》(1787)10卷。该书虽未刊刻印行,视其稿本者认为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