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内嗽
出《幼科发挥》。即百晬内嗽,详该条。
出《幼科发挥》。即百晬内嗽,详该条。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五。即目赤烂。详该条。
疮疡诊法之一。指辨别患疮疡时出现的各种脉象。疡科较早重视脉诊者为宋·陈自明。在《外科精要·痈疽叙论》中载有“……脉浮滑数为阳,沉缓迟涩为阴。”但论述得详细者应推元·齐德之《外科精义》及明·王肯堂《疡医
由金创等外伤而致的痉病,即破伤风,出《诸病源候论》。
①即津。详该条。②津,津液;气,阳气。如热伤津气,即津液与阳气两伤。
十二经脉之一。代号LI,《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时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
即喉咙。俗称嗓子。详喉条。
见《针灸学简编》(第二版)。即夹脊穴。见该条。
【生卒】:537~617?【介绍】:隋代医生。高阳(今河北高阳东)人。因母疾,览医方,以医术名闻乡里,曾任梁、陈、隋之员外散骑侍郎(较高级的近侍官),隋炀帝每病,即请智藏诊治。年八十卒。
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五。即有头疽生于背部者。证治见发背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即疿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