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红花汤,见该条。
推拿穴位。又称心筋、淡黄筋。出陈氏《小儿按摩经》。位于腕部掌侧横纹,正对中指与无名指之间处。掐之,即转热,使元气流通,除壅塞之患。
证名。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指经常感觉筋骨四肢酸痛。
即消遥散作蜜丸或水丸。治证同。见逍遥散条。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即癃闭,详该条。
出《药性论》。即补骨脂,详该条。
病证名。见王世雄《潜斋医学丛书简效方》。指外阴溃烂。用煅牡蛎、飞滑石、煅蚌蛤、人中白、煅龙骨、冰片,共研末局部上药。参见阴蚀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如葵。宁波(今浙江鄞县)人。名医赵献可之子。著有《痘疹论》等书,已佚。
古代封建社会祭鬼神以逐疫灾的活动。始于原始社会,历代均因袭之。以后又发展成为一种娱乐的舞蹈形式或“傩戏”等戏曲活动。
即天庭。《灵枢·五阅五使》:“五官已辨,阙庭必张。”详天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