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牙关骨打落

猜你喜欢

  • 不子

    出《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即不孕,详该条。

  • 回骨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曲骨,见该条。

  • 大方八

    见《中药材手册》。为马钱子之商品名,详该条。

  • 元希声

    【生卒】:八至九世纪【介绍】:唐代医家。撰有《行要备急方》一卷。《外台秘要》记载:元希声为元侍郎(唐宫庭主管医疗等的官员),曾集有《张文仲疗诸风方九首》。

  • 十二经筋

    出《灵枢·经筋》。是经络系统在人体体表的连属部分。由于它的分布部位及其病候着重在“筋肉”方面,因称“经筋”。十二经筋的分布特点与十二经脉基本一致,阳之筋分布在肢体外侧,阴之筋分布在肢体内侧,但都从四肢

  • 热夜啼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又称心躁夜啼。多因胎热、惊热、风热等内犯于心所致。其症面红身热,小便赤涩,入夜即烦躁不安,仰目啼哭而多泪,见灯火则烦啼更甚。治宜清热宁心。用导赤散加黄连。

  • 漏下青候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漏下经血夹有青色液体。参见经漏条。

  • 拉拉狗

    见《河北药材》。为蝼蛄之别名,详该条。

  • 二十一号暌象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救苦丹第二方,见救苦丹条。

  • 冷温

    病名。①又名春温伤寒、客寒包火。即指《伤寒论》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疾患(见《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八章)。②温热病伏邪兼寒,名为冷温。其证初起一二日必有头痛、发热、身痛、恶寒诸表症,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