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明代医家。字默生。浙江杭州人,明末迁居苏州。曾跟随名医缪仲醇学医,活人很多,名噪一时。后来闭门与弟子刘紫谷、叶其辉等讨论医术,用三年时间,将师徒问答编成《青瑶疑问》一书,此书后来又经石楷(临
气功术语。原为佛教用语。指在练功过程中,片面强调和有意追求某种现象,是用意时要避免的主要倾向。执,原指固执于事物;着,为心情缠绵于事物而不离之妄情,其义相同。气功中的执着有时也是着意、着想的总称。“着
①见《草药手册》。为山梗菜之别名。②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龙舌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灸治脚气的八个穴位。见《千金要方》。即风市、伏兔、犊鼻、膝眼、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悬钟。分三日灸之。
①泛指脾的功能活动。②指脾的精气。《灵枢·脉度》:“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痿证之一。见《医学纲目》卷十七。由于湿热伤筋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证见腿足痿软、微肿,或足趾麻木,伴有身重胸闷,小便赤涩,舌苔黄腻,脉象濡数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益母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①出《神农本草经》。指分娩困难。即难产。《神农本草经》的滑石、贝母、泽泻等条主治乳难,应为产难或难产解。②指乳汁分泌不足或乳汁不下之意。
见留气法条。
病名。五脏积症之总称。《难经·五十六难》载五脏之积:肝之积名曰肥气,心之积名曰伏梁,脾之积名曰痞气,肺之积名曰息贲,肾之积名曰贲豚。后世称为五积(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八)。详各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