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暑热

暑热

①病因。即暑邪。《素问·五运行大论》:“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②证候。外感暑邪的热证。《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暑热深入,伏热烦渴。”

猜你喜欢

  • 假苏

    出《神农本草经》。为荆芥之别名,详该条。

  • 针灸四书

    丛书。元·窦桂芳辑。1311年刊行。系《子午流注针经》、《针经指南》、《黄帝明堂灸经》和《灸膏肓腧穴法》四书的合称。附刊窦桂芳《针灸杂说》。《针灸四书》的主要内容后收录于《普济方》卷409~413。

  • 临盆

    见薛立斋·《女科撮要》。即临产。详该条。

  • 无灰木

    出《本草图经》。即不灰木,详该条。

  • 天癸水至

    即月经初潮的别名。《寿世保元》卷七:“室女十四岁,经脉初动,名曰天癸水至。”

  • 疵疮

    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疔疮。见该条。

  • 气瘤

    病名。见《外科枢要》卷三。多因劳伤肺气,复被外邪所袭而成。瘤体软,皮色如常,无寒无热,随喜怒而增大或缩小。治宜益肺调气,化痰散结。用通气散坚丸。

  • 脚气治法总要

    书名。2卷。宋·董汲约撰于11世纪末。原书1卷,已佚。今存者为编《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中的辑佚本。析为2卷。书中对于脚气病(也包括下肢关节炎一类的病)的病因及治法作了重点的记述,附内服及外用方4

  • 两仪

    易学术语,出《易·系辞上》。指由太极之气而分生的阴阳二气,参见“太极”条。

  • 胎浆

    即羊水。戴武承《女科指南集》:“养胎之水谓之胎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