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导引

导引

一作道引。以主动的肢体运动为主,并配合呼吸运动或自我推拿而进行的一种锻炼身体、防治疾病的方法,也是古代养生方法,后为道家承袭。《庄子·刻意》:“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唐·成玄英注:“导引神气,以养形魄,延年之道,驻形之术”(《南华真经注疏》)。晋·李颐注:“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意指通过调整呼吸,使脏腑经络之气和顺;通过肢体运动,使人体动作灵活柔和。《素问·异法方宜论》:“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唐·王冰注:“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宋《圣济总录》:“人之五脏六腑,百骸九窍,皆一气之所通,气流则形和,气戾〔lì丽〕则病,导引之法,所以行血气,利关节,辟除外邪,使不能入也。”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中绘有四十余种导引姿态图象。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载有导引法二百六十余条。

猜你喜欢

  • 三阳痉

    见《类证治裁·痉症》。指太阳痉、阳明痉、少阳痉。详各条。

  • 刘克用

    【介绍】:见刘全备条。

  • 医学读书志

    医学目录学著作。2卷。清·曹禾撰于1851年。以历代名医为纲,著录医书487部。著者则简述生平事迹,医书则考证源流,提要钩玄。有《双梧书屋医书》本。建国后有排印本。

  • 魏了翁

    【介绍】:宋代官吏。字华父。蒲江(今四川蒲江)人。著《学医随笔》1卷。

  • 厥阳

    ①厥,孤绝。厥阳指阴虚阳亢,失去阴气涵敛而偏亢上逆的孤阳之气。《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②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飞扬。见该条。

  • 华佗外科

    书名。见明·殷仲春《医藏书目》。卷数不详,已佚。

  • 重实声

    听声知病之一。见《证治准绳·幼科》。重实雄声体热为,三焦气壅在心脾。伤风咳嗽咽喉痛,结涩肠中粪出迟。

  • 脾阴

    ①指存在于脾脏的阴液(包括血液、津液等)。②指脾脏本身,与胃阳相对而言,脾脏为阴,胃腑为阳。③每脏皆有阴阳,脾阴与脾阳相对而言。

  • 舌胀大

    舌体肿胀而增大。即舌肿,参见该条。

  • 发陈

    生机勃发,推陈出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张志聪注:“春阳上升,发育万物,启故从新,故曰发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