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医籍考条。
《医醇賸义》卷二方。松子仁、柏子仁、天门冬、丹参、当归、茯神各二钱,犀角五分,生地黄五钱,人参一钱,甘草四分,藕汁(冲)半杯。水煎服。治心燥,渴而烦冤。
用活血药或结合理气药以祛除瘀血的治法。详祛瘀活血条。
经穴名。代号SI3。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输(木)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位于手掌尺侧缘第五掌骨小头后方,握拳时,当掌横纹端,赤白肉际处是穴。布有尺神经手背支,并有指背动、静脉及手背静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高风雀目内障。详该条。
书名。清·计楠撰。3卷。刊于1804年。分杂证述略、妇科述略和产后述略,阐述作者诊治经验。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见《江西草药》。为芫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张氏医通》卷八:“谓睥内之肉,紫瘀浮泛,甚则如细泡无数,相连成片。盖睥血滞又不忌火毒燥腻,致积而不散,或碎睥出血冒风所致,宜活血为主,并用开导。”与睑停瘀血相类,参见该
白苔中心渐黄的舌象。为表邪传里之候。若白苔为主,微黄而润者,表证未罢,仍当解表;若黄苔多而焦干者,邪已入里,宜清热或攻下(见《伤寒舌鉴》)。
即儿脐出血。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