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山东中药》。为萱草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即小儿惊。出《诸病源候论》。详小儿惊条。
病名。《医贯》卷五:“耳脓即停耳。”系指耳内流脓。详聤耳条。
即十全大补汤,见该条。
病名。疫喉后余毒未尽,致牙龈肿痛色黑或腐溃,齿牙脱落者。治宜清火解毒。用清胃散加减。参见牙疳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四。由寒气收敛腠理,阳气不能发越、怫郁而作。多在秋冬季节,项背或周身发疮,如疥如癣;或如疙瘩作痒,浸水结痂,至交春暖即愈。宜内服荆防败毒散解表,再以补中益气汤实表;外搽绣球丸
病证名。见《济生方·虚损》。又称滑精。详该条。
【介绍】:见倪枝维条。
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阳明主阳经之里,故为阖。
证名。多由内有瘀血或痰饮所致。两眼周围目胞呈黯黑色。《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又李中梓《诊家正眼》卷一:“目胞黑者,痰也。眼黑行走呻吟者,骨节痰痛,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