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任脉病

任脉病

病名。指任脉经经气异常而致的病症。《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脉经》卷二:“脉来紧实细长至关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绕脐下引横骨阴中切痛。”又:“横寸口边丸丸,此为任脉,苦腹中有气如指,上抢心,不得俛仰,拘急。”《杂病源流犀烛·任脉病源流》用夺命丹、一捏金散治少腹引阴中切痛,用木香顺气散和气汤治腹中有气上抢心等症。

猜你喜欢

  • 二龙摆尾

    小儿推拿方法名。见《幼科推拿秘诀》。详双龙摆尾条。

  • 脾热身黄

    病证名。小儿黄疸,因脾胃积热而致者。《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夫小儿黄疸者,是热入于脾胃,热气蕴积,与谷气相搏,蒸发于外,故皮肤悉黄,眼赤黄也。”治宜清热解毒。用茵陈丸或三黄散。

  • 薤白头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薤白,详该条。

  • 太白洋参

    见《陕西中草药》。即太白参,详该条。

  • 灵枢悬解

    书名。9卷。清·黄元御撰。注。刊于1756年。本书根据通行本《灵枢》81篇的主要内容,按刺法、经络、营卫、神气、脉象、外候、病论、贼邪及疾病9类的次序重予编次,并在个别原文段落之后加以简注。现有《黄氏

  • 血心痛

    病证名。指瘀血所致的心痛。《证治汇补·心痛章》:“血痛,若跌扑损伤或平日喜食热物,以致死血留于胃口,时痛时止,或饮汤水下咽即呃。痛时从上而下自闻唧唧有声,搔抓无措,眠卧不稳,心下如刮,上连胸臆。乃积血

  • 神效换肌丸

    《婴童百问》卷八方。炒黄连、鳖甲(酒炙)、煨肉豆蔻、使君子、炒神曲、炒麦芽各半两,麝香半钱,诃子肉一钱半。为细末,面糊为丸,芥子大,米汤送下。治小儿脾疳,肌瘦潮热,盗汗,饮食易伤,脏腑不调泄泻,糟粕不

  • 风寒嗽

    病证名。即风寒咳嗽。《古今医鉴》卷四:“风寒嗽者,鼻塞,声重,恶风恶寒,或自汗,或无汗者是也。治当以发散行痰,用二陈汤加麻黄、桔梗、杏仁。”参见风寒咳嗽条。

  • 手热

    证名。指两手有发热感觉。见《素问·至真要大论》。明·吴崑注:“火怫于中,故手热。”手热并可见于虚损痨瘵等病。参见手心热、五心烦热等条。

  • 直接灸

    艾炷灸之一种。又称明灸、着肤灸。是把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的方法。施灸的方法,根据灸量的大小及机体反应的不同,可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二种。详各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