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亚麻仁

亚麻仁

见《国药的药理学》。即亚麻子,详该条。

猜你喜欢

  • 虎兰

    见《神农本草经》。为泽兰之别名,详该条。

  • 翁仲仁

    【介绍】:明代医家。字嘉德。信州路(今江西上饶)人。以小儿科闻名。著有《痘疹心法》(已佚)、《痘疹金镜录》等书。

  • 类胎痛

    见《玉峰郑氏女科秘传》。指孕妇未及分娩期(怀胎八、九个月时),忽感腹痛,如欲产之状;约三、四日后,腹痛止,安静如常,名曰类胎痛。参见试胎条。

  • 五病

    指五脏气逆而为病的症候。《素问·宣明五气篇》:“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张

  • 蜡烛扦草

    见苏州医学院《中草药手册》。为宝盖草之别名,详该条。

  • 胻骨

    骨名。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即骨。详该条。

  • 夺食风

    病名。见《重楼玉钥》卷上。此症多由肺胃蕴热,热邪上炎所致。症见咽喉或上腭肿生血泡,胀塞咽喉、疼痛难咽。《重楼玉钥》卷上:“此症或因饮食火物,触动肺胃积热,致陡起斯症,或在喉头上腭,及舌根左右生一血泡,

  • 黄帝内经始生考

    书名。原卷数不详,现存3卷。明代作品,撰人佚名。刊于1567年。本书分类节录《素问》与《灵枢》二书中有关“始生”(意为最早产生)的原文,作了某些分类,但体裁较为零乱,且未加注释。

  • 出瘄发热

    指出疹发热。为正气鼓毒外透的病机。清·郑卜年《瘄略》:“出瘄发热,愈壮愈妙,热壮斯能尽透。但须知此热,乃从胃腑中郁蒸而出,断不可误谓表邪,以大开其毛窍。”麻疹在疹出之前,需要发热,因发热可以鼓其邪毒外

  • ①解剖名词。《素问:气府论》:“面鼽骨空各一。”即面颊、颧骨处。②病证名,《素问·金匮真言》:“故春善病鼽衄。”《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一解释谓:“鼽者,鼻出清涕也。”③又鼻塞为鼽(《释名·释疾病》)。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