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乌鸡丸

乌鸡丸

①《寿世保元》卷七方海金沙侧柏叶《盐水炒)各四两,厚朴(姜炒)、当归(酒洗)各三两,白术川芎白芍药(酒炒)、熟地黄各二两,羌活防风各一两半,炒香附人参砂仁各一两,甘草三钱。为末,用白毛乌肉雄鸡一只,去毛及内脏,将药末装入鸡肚中,放铜锅内,用好酒五壶、水两瓶,文武火煮至汤干,取鸡去骨,取肉切细,同药晒干为末,用粳米粉、酒、水煮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腹米汤或酒送下。治妇人血海虚冷,月经不调,或小腹疼痛,或白带淋漓,面色苍黄,四肢无力,头晕目眩。②《妇科玉尺》卷上方。白毛乌骨雄鸡一只《以一斤重为宜),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各二两,杜仲、当归身、川芎、白术、丹参茯苓补骨脂、人参、炙甘草、肉苁蓉(酒洗)、炒小茴香、砂仁各一两,香附(醋浸)四两。先将鸡吊死,去毛及内脏,将二地、二冬放鸡肚内,加好酒十碗,用砂锅煮烂,取出,慢火焙,去鸡肚内药,更以余酒淹尽,焙至焦枯,再与余药为末,酒糊为丸,每服五十丸,空腹温酒或米汤送下。治妇人脾胃虚弱冲任损伤,气血不足,经候不调,以致无子。③见《中药制剂手册》。又名乌鸡白凤丸。净乌鸡2千克,熟地黄各768克,当归432克,人参、鹿角胶、白芍药、香附(醋炙)、山药、丹参各384克,鳖甲(醋炙)、天门冬、川芎、芡实(麸炒)各192克,桑螵蛸、煅牡蛎鹿角霜各144克,黄芪、甘草各96克,银柴胡78克。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一丸,温开水送下,日二次。功能益气养血调经止带。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腰腿痠痛,身体消瘦。

猜你喜欢

  • 蛇舌草

    ①见《浙江民间草药》。为九头狮子草之别名。②见《广西中药志》。为白花蛇舌草之简称。③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瓶尔小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 静顺

    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之中,水岁平气的名称。《素问·五常政大论》:“愿闻平气何如而名?……水曰静顺。”喻平气之年水得平静柔顺。

  • 治法

    治疗疾病的方法,其内容包括两方面:①指治疗疾病的手段,如药物、针灸、导引、气功、推拿、外敷、手术、心理治疗等各种治疗疾病的手段。②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指在治疗原则指导下,根据辨证论治精神而确立的治病方

  • 杜大醇

    【介绍】:见杜婴条。

  • 江上女子

    【介绍】:见周祐条。

  • 对口痈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脑疽。见该条。

  • 虚聋

    耳聋的一种。指因虚证而致听力减退或消失者。《圣济总录》卷一百十四:“虚聋者肃肃作声。”《丹溪心法·耳聋》:“又有耳触风邪,与气相搏。其声嘈嘈,眼见光,为之虚聋。”多由肾虚气血亏耗,或病后风邪乘袭所致。

  • 壬癸

    古人用十干以纪日,壬癸即壬日与癸日。壬癸属水,水分阴阳。壬为阳水,内应足太阳膀胱经,故膀胱为壬日,癸为阴水,内属足少阴肾经,故肾旺于癸日。《素问·脏气法时论》:“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

  • 黍米寸金丹

    《外科正宗》卷一方。又名返魂丹、再生丸、追命丹、延寿丹、来苏丸、知命丸、得道丸。麝香五分,乳香、没药、雄黄、狗宝、轻粉、乌金石(即石炭)各一钱,蟾酥二钱,粉霜、黄蜡各三钱,硇砂二钱,鲤鱼胆(阴干)三个

  • 五官之一。又名明堂。隆起于面部中央。上端连于额部,名为頞,又名山根、下极、王宫。前下端尖部高处,名为鼻准,又名准头、面王、鼻尖。鼻准两旁圆形隆起部分,名为鼻翼。鼻之下部有两孔,名为鼻孔。頞以下至鼻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