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下毛

下毛

阴毛。《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盛则下毛莫长至胸,血多气少则下毛莫短至脐。”

猜你喜欢

  • 撮风

    又名撮口。详该条。

  • 子仪本草经

    书名,见荀勗《中经薄》,1卷。子仪系扁鹊弟子。原书已佚。

  • 何澹庵

    【介绍】:见何游条。

  • 经来目痛

    病证名。指经行时眼干涩痛。多因肝血虚、目失所养。症见眼目涩痛,肿涩难开或伴有头痛眩晕。治宜补血养肝。方用当归补血汤合杞菊地黄丸。

  • 宗维新

    【生卒】:1901~1975【介绍】:字锡文。北京市人。幼从父世明习医,弱冠有医名。历任北京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市政协常务委员、卫生部中医专题委员会委员等职。擅治外感时病、脾

  • 肾积

    古病名。五积之一。《难经·五十四难》:“肾之积,名曰贲豚。”《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诊得肾积脉沉而急,苦脊与腰相引痛,饥则见,饱则减,少腹里急,口干,咽肿伤烂,目,骨中寒,主髓厥,善忘,其色黑。”

  • 食积呕吐

    证名。又称食呕。《症因脉治·呕吐论》:“食积呕吐之症,胸前满闷,嗳气作痛,痛则呕吐,得食愈痛,按之亦痛。……食积呕吐之因,饮食不节,损伤中气,不能运化,停食成积,中脘痞塞,则发呕吐矣。”参见食呕条。

  • 胎前耳鸣

    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妊娠耳鸣。详该条。

  • 巫方

    【介绍】:见巫妨条。

  • 七窍

    指头面部七个孔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五脏有病,往往从七窍的变化中反映出来。《灵枢·脉度》:“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