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重修洛阳县志

重修洛阳县志

二十四卷,图考一卷,清龚崧林修,汪坚纂。龚崧林,字尘园,江苏武进人,以举贤良方正奉发广东,以知县用。历署三水、从化、电白等县,又授知海阳,调番禺。后奉旨前往河南委用,办商水、虞城两县赈务,署嵩县,调汝阳,乾隆七年(1742)授洛阳知县,十年(1745)升陕州直隶州知州。汪坚,江南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举人。龚崧林在该书序中云,此志系奉道、府二级修志檄而纂。设馆延士,广为搜集,参考校订,编辑一年,校仇四月而成。乾隆十年(1745)刻印,全书二十四卷,分门十六,卷一天文、卷二地理、卷三山川、卷四田赋、卷五学校、卷六礼乐、卷七选举、卷八人物、卷九职官、卷十祥异、卷十一古迹、卷十二至二十三艺文、卷二十四杂记。卷前为图考一卷。此书图考比旧志更加详明,全书有图二十二幅,包括历史地理、城市沿革、水利等,极为可观。并将山川从地理志中析出,独为一门,另以陵墓附山、渠道附川,使其以类相从。学校亦从地理志中分出,独设一门,更趋合理。此书内容较繁富,但不乏瑕疵。职官中将河南府诸官全部收入,略显滥收。尚有民国十三年(1924)于延鉴石印本刊行。

猜你喜欢

  • 金陵野钞

    一卷。明顾苓(见《三朝大议录》)撰。《金陵野钞》记崇祯甲申(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福王即位南京,迄于弘光乙酉(1645年)清兵入南京,弘光帝出奔芜湖被俘,高宏图,刘宗周闻国难绝食而死。全书记述弘

  • 春秋图说

    无卷数。不著撰人。此书掇取宋人杨甲《六经图》中的部分,摭拾冯继先、苏轼、郑樵诸家之说,厘为一书,列目一百二十二,卷首为十二公年谱;中间是列国世次、舆地山川名号及《经》、《传》所载名物典故,皆有图说;卷

  • 唐贾耽记边州入四夷道里考实

    五卷。清吴承志撰。吴承志,字祁甫,钱塘(今杭州)人。光绪中官平阳训导。生平精研舆地之学。卒后其友吴庆廷整理其遗稿,于其残中得此稿百余纸,蝇头细书,凡五巨篇。为之排比,厘为五卷,即《唐贾耽记边州入四夷道

  • 宁寿鉴古

    十六卷 清乾隆间官撰。此编为清代乾隆间编成,据宁寿宫写本影印。卷首钤有“乾隆御览之宝”“天子古稀”“宁寿官宝”等朱文印。全书凡十六卷,著录之器,以汉唐以前为断。卷一、二为鼎,收器八十二件,卷三、四五为

  • 明史纪事本末

    八十卷。清谷应泰撰。谷应泰(1620-1690),字赓虞,号霖苍,直隶丰润(今河北丰润)人。顺治四年进士,官至浙江提学佥事。他自幼勤奋好学,过目成诵,成年后博闻强记,擅长于史学。他对袁枢的《通鉴纪事本

  • 月虹馆法书

    六卷。宋米芾书,不具刻者姓名。米芾生平详见《画史》。此帖共收米书六卷,以礼、乐、射、御、书、数六字分卷,内容十分丰富,因其卷有董香光及王觉斯等题跋,故疑刻在清初。此法书虽笔法、气势与郁冈斋刻本等相去甚

  • 至正四明续志

    十二卷。元王元恭修,王存孙、徐亮纂。元恭字居敬,号宁轩,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顺帝至元六年(1340)任庆元路总管。四明为庆元路(治今浙江宁波)别称。书成于至正二年(1342)。《至正四明续志》全书十

  • 愿为明镜室词稿

    二卷。清江顺怡(约1862年前后在世)撰。江顺怡字秋珊,自署愿为明镜室主人,安徽旌德人。顺怡尝撰《词学集成》,亦明于词之源流派别者。此集以流畅之笔,写抑郁之怀,然往往露而不蓄,意尽于辞。集中多追和饮水

  • 隐梅卢遗稿

    一卷。清殷秉玑撰。殷秉玑,生卒年不详,字茎仙,江苏常熟人,陈锡祺之妻,清代词人。此书有光绪七年(1881)刊本,书前有其夫陈锡棋所作的序言,共收诗九十首。还著有《玉箫词》一卷,有光绪七年(1881)刊

  • 魏秋浦行述

    一卷。清魏成宪(详见《仁庵自订年谱》)撰,记其父魏银河事迹。银河字星槎,号秋浦,浙江钱塘(今余杭)人。工诗。此书所记大都琐事。有嘉庆年间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