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灌畦暇语

灌畦暇语

一卷。作者不详。根据书中记载,作者自称老圃。在唐太宗一条,独称臣、称为皇祖,可知其为唐人。又该书引韩愈诗二章,云“后来岂复有如斯人”,则知为中唐以后时人。在《灌畦暇语·自序》里,作者自称“早年血气未定,铺方纸,运寸管,及起以干一旦之名,力尽志殚,仅能如愿。”作者又说:“急意勇退,脱谢缨弁,”可知作者曾登第入仕。《灌畦暇语》总计三十二条,其内容也以道家思想为主,这恐怕与作者隐居有关。而且该书持论笃实,于圣贤之事亦不悖,堪称为一部重要的思想著作。该书成书后,并未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以至《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未著录此书。直到陈振孙写《直斋书录解题》,才见其名。《灌畦暇语》的最早刊本为陆氏奇晋斋所刊,书末有李东阳跋。东阳云:“余倾僦京城之西,有卖杂物者过门,见其箧有故书数种,大抵首尾不全。《灌畦暇语》一编,尤为断烂,余以数十钱购得之。因料理其可读者,才得三十余条。”可见,今本此书是经过李东阳整理的残本,已非昔日之原书。该书的主要版本有:《学海类编》本,《奇晋斋丛书》本,《艺圃搜奇》本,淡生堂余苑本,《稽古堂杂说》本以及《四库全书》本等。

猜你喜欢

  • 陆氏易解

    一卷。明姚士粦辑。姚士粦字叔祥,生卒年不详。著有《日畿访胜录》。东汉末陆绩《周易注》久佚。《三国志·吴志》未注卷数。《隋书·经籍志》著录十五卷,题为《周易注》。《经典释文序录》、《新唐书·艺文志》、《

  • 顾彪尚书义疏

    一卷。隋顾彪撰,清黄奭辑。黄奭所辑,是取马国翰《尚书顾氏疏》核校而成,但黄氏审慎,于《义疏》、《正义》之文多详加考定,故黄本胜于马本。如黄氏考定,孔序多“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一句;《尧典》“钦明文思

  • 竹素山房诗集

    三卷。元吾血衍(1272-1311)撰。血衍字子行,号贞白处士。钱塘(今属浙江)人。以讲学为生。另著有《晋史乘》、《周秦刻石释音》、《续古篆韵》、《学古篇》、《闲居录》等。此为诗集。“其诗颇效李贺体,

  • 灵萱阁集

    八卷。明汤兆京(?-1619)撰。汤兆京,字伯闳,江苏宜兴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著有《灵萱阁集》。是集为汤兆京诗文集,凡八卷。兆京廉正耿直,佐孙丕扬掌察典,尤力持公议,为群小

  • 三鱼堂剩言

    十二卷。清陆陇其(见《古文尚书考》)撰。此书原名《日钞》,皆陆氏平时札记之文,未分门类。其甥陈济为之排次成编,亦不立标题,而基本有类可寻。一卷至四卷皆说五经;五卷、六卷皆说四书,又附《太极图说》、《近

  • 钼经摭记

    十四卷。清成琅撰。成琅生卒年未详,字珤西,号稚园,邹平人。嘉庆年间举人,与其兄成瓘并称“邹阳二成”。此书内容主要是释礼服兼及种桑、养蚕、缫丝、制衣之事。卷一为蚕桑之利,分原蚕、浴种、来桑、辨茧、缫丝等

  • 古今词统

    十卷。明卓人月(约公元1644年前后在世)编。卓人月生平不详。此书既为词集,又杂记词林琐闻。书前有崇祯二年(1629)孟称舜序。书中选录明代以前历代词人作品,又录何良俊《草堂诗余》序、杨慎《词品》序、

  • 玉照堂米帖

    二卷。不著刻者姓名。第一卷为《尺牍渊明诗》、《详瑞》、《蜀素卷》,第二卷为《天马赋》。且在其卷首有“米南宫墨妙”篆书,下有“仲寿”二字印,以及“春草堂图书”印;卷尾有“玉照堂审定真迹摹勒于石”篆书两行

  • 摘摹三希堂帖

    四卷。不著刻者姓名。此刻帖俱摘取于《三希堂帖》,其中有苏轼书一卷,米芾书一卷,颜鲁公及鲜于困学书一卷,宋仲珩、姜立纲、沈石田、王文成、文衡山等书共一卷。该帖刻以木版,拓以淡墨,字迹丰美,神采奕奕,只是

  • 九烟先生遗集

    六卷。明黄周星(1611-1680)撰。黄周星,字景明,号景虞,别号九烟,湘潭(今属湖南)人。崇祯年间进士,官户部主事,著有《夏为堂别集》、《刍狗斋集》、《三字经》等书,多散佚。是集凡六卷。前有芥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