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汇印经传评点五种

汇印经传评点五种

不分卷。徐树铮(1880-1925)编。徐树铮字又铮,又号铁珊,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十三岁中秀才,十七岁补廪生。1905年赴日本入士官学校就读。回国后,于1912年开始在北京政府任职,历任陆军部司长,陆军部次长,奉军副司令员,西北边防总司令等职。著有《先考妣事略》、《建国诠真》等书。经传评点,始于清桐城派经学家姚鼐所编之《古文辞类纂》。书中所选文章,编者均作较详细考校,并对各种文体的源流、影响,文章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及点评。这些经过作家点评的诗文本,为初学者的学习提供了诸多方便。这种评点古文的风气至清末吴汝纶则大盛,评点范围从散文、诗歌扩大到小说。其中吴汝纶评点的著作特别多。此编主要收录了吴汝纶评点校勘过的几部书,同时兼收了其他学者的点评。徐树铮编辑此书,皆因六经诸传义蕴沉闳、文字艰深,加之历代说经诸家在注释中都浸透了自己的观点,真可谓见仁见智。后学读之,确感是非难分。徐氏对入选之书均作认真校勘。其体例,先列经传原文,然后将各家评点附之于后。《汇印经传评点五种》目录:《周易》、《尚书》、《毛诗》、《左氏传》、《四子书》。有民国铅印本行世。

猜你喜欢

  • 毛诗异文补

    一卷。沈淑(生卒年不详)撰。沈淑字季和,江苏常熟(今江苏省常熟市)人。此书是他所撰《经典异文补》的一种。雍正七年己酉(1729),与所撰《陆氏经典异文辑》、《春秋左传分国土地名》、《左传职官》、《左传

  • 八分书辨

    一卷。清杨锡观撰。参见《六书辨通》。是书系考辨八分书体之作。关于八分,历代众说纷纭,言人人殊。杨氏辨之曰:“八分即汉隶,今楷之别名尔。”“汉之隶皆可谓分,其从篆体者,即八分是篆二分是隶也;其与正楷无异

  • 同治圣德千字文

    一卷,清程寿保(其生平未详)编。是编为歌颂清同治帝平定太平军和捻军起义的“战功”而作,系拆散梁周兴嗣《千字文》重新编次而成的四言歌诗。起句曰“皇帝御吉,敬天爱民,朝野中外,率土来宾”,篇末以“效嚬寻字

  • 毛郑诗考正

    四卷。清戴震(1723-1777)撰。戴震字慎修、又字东原,号杲溪,休宁(今安徽屯溪市)人,清代著名思想家、考据学家。商贩家庭出身,少而好学。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中江南乡试,后屡考进士不第。乾隆

  • 松峰说疫 温疫论类编

    《松峰说疫》六卷,《温疫论类编》五卷。清刘奎(生卒年不详)撰。刘奎字文甫,号松峰。诸城(今属山东)人。刘氏家门鼎盛,然刘奎淡于功名,家居不出,以医术济人,颇有医名。其父字引风,素精医。刘奎承家学,潜心

  • 通历

    又名《通纪》 十五卷(缺前三卷),唐马总撰,孙光宪续。马总(?-823),字会元,扶风(今属陕西省)人。唐德宗贞元十三年(797)以后,为义成节度使姚南仲从事。十六年,监军薛盈珍谮之,贬为泉州别驾,后

  • 顾氏音学五书

    三十八卷。清顾炎武(1613-1682)撰。顾炎武字宁人,初名绛,明亡改名炎武,居亭林镇,因号亭林,自署蒋山佣,江苏昆山人。明末诸生。康熙年间,诏举博学宏词,修明史,力辞不就。炎武学识渊博,精于考证,

  • 广文选

    六十卷。明刘节(约1520前后在世)编。刘节字介夫,号梅园,大庾(今江西大余县)人,生卒年不详。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至刑部侍郎。著有《梅圆集》、《春秋列传》等。此书旧本题为明刘节编,却因序中

  • 本棉谱

    一卷。清褚华(生卒年不详)撰。褚华,字文洲、秋萼,上海人。大约生活于乾隆时期。《木棉谱》引用了一些前人对木棉的记述和考证,着重讲述了木棉的种植方法及轧花、弹花、纺纱、织染用具等。《木棉谱》是上海一带种

  • 太原县志

    十八卷,图一卷。清员佩兰修,杨国泰纂。员佩兰,字纫庵,河南闾乡县人。出身附监生,道光四年(1824)任太原县知县。杨国泰,字籍不详。此书成于道光六年(1826),全书十八卷图一卷,三十四类。分为: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