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六十四卷。明张介宾(详见《类经》)撰。张氏在总结前人医疗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经验,于天启四年(1624),汇成此书。这是一部规模宏伟,内容全面的综合性医学丛书。书中对内、外、妇、儿以及中医理论等方面进行较全面论述。全书共六十四卷,前六卷为总论性质,卷一至卷三为《传忠录》,包括论文三十四篇,主要讨论中医的一些基本理论和诊疗原则,如明理、阴阳、六变、十问、论治、君火相炎、先天后天等;卷四至卷六为《脉神章》,主要介绍《内经》以下诸家有关脉诊的论述;卷七、卷八为《伤寒典》,上卷为总论六经证治,两感、表里、汗吐下等,下卷分论温病、暑病、发斑、发黄、结胸、战汗等,卷九至卷三十七为《杂证谟》,包括杂证七十一门,为本书的主要部分。每病之下,首列经义,评录《内经》、《难经》有关本病的记载,次为论证,论述本病的虚实寒热及取脏腑,再次为论治,根据证的不同,介绍各种治法,最后列取各方及针灸穴位。比较重要的疾病还有述古一项,介绍各代各家对本病的看法并加评述。有些疾病,后面还附有实际医案;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为《妇人规》,分总论、经脉、胎孕、玄省等十门;卷四十、卷四十一为《小儿则》,共三十七篇,前十篇为总论,以下分论各证;卷四十二至卷四十五为《痘疹诠》,包括麻诊一卷,痘疹三卷;卷四十六、卷四十七为《外科钤》,包括总论三十四篇,各证五十六篇;卷四十八、卷四十九为《本草正》,收载药物三百余种,以人参、附子、熟地、大黄为药中四难,更推人参、地黄为良相,大黄、附子为大将;卷五十至卷六十为《新八阵》、《古方八阵》,新录新方一百八十六首,古方五千五百一十六首。新方大都来自作者的自创。所谓八阵,即补、和、攻、散、寒、热、固、因,又称八略,实际就是对方剂的分类;卷六十至卷六十四为分别载妇人、小儿、痘疹、外科四种的方剂共九百二十二首。以上共收方二千六百二十四首。张氏认为金元以来刘河间倡火热论,朱丹溪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以来,后人不善取其精华,拘执其说,滥用寒凉攻伐,贻害非浅。故对刘河间的“火热”之说表示反对,指出刘氏“不辨虚实,不察盛衰,悉以实火言病”,对朱丹溪之说提出:人之“所以生精血者,先由此阳气,精血之不足,又安能阳气之有余”,指斥丹溪之说是“大伐生机之谬谈”。倡导人之生气,以阳为主,治以温补,立论和治法自成一家,成为温补派中间人物。在“新方八阵”中,张氏制定有左、右归丸于“补阵”中。以左归壮水,右归益火,各方均以熟地为主,取其具有大补血衰、阴中有阳的药物功能,由于其喜用熟地,故人称其为“张熟地”。《四库全书总目》评曰:“专以温补为宗,颇足以纠卤莽灭裂之弊,于医术不为无功,至于沿其说者,不察证候标本,不究气血之盛衰,概补概温,谓之王道。不知误施参、桂,亦足戕人,则矫枉过直,其失与寒凉攻伐等矣。”“阴阳不可偏重,攻补不可偏废,庶乎不至除一弊而生一弊也。”有明刊本、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刊本、《四库全书》本、道光元年(1821)扫叶山房刊本。

猜你喜欢

  • 农桑辑要

    七卷。元司农司编纂。司农司为元政府主管农业的行政机构。司农司的设立对于元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王磐《农桑辑要原序》云:“……行之五、六年,功效大著。民间垦辟种艺之业,增前数倍。农司诸公又虑

  • 廿一史识余

    三十七卷。明张墉撰。墉字石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廿一史识余》又名《竹香斋类书》,摘录廿一史中佳事隽语,分类编排,共五十七门并补遗一门,门下列条,条下注明原书名称,与《世说新语

  • 湘绮楼词抄

    一卷。清王闿运(1832-1916)撰。王闿运字壬秋,又字壬义,号湘绮,湖南湘潭人。自幼刻苦攻读,熟悉儒家经典。年轻时即用心著述,与邓辅纶等结兰陵词社,号“湘中五子”。咸丰三年(1853)举人。受山东

  • 阿弥陀经不思议神力传

    一卷。不著撰人。《阿弥陀经不思议神力传》的内容有五,一是列晋代僧睿、僧显,宋代僧人慧崇、慧通,后周僧宝、玄景等人往生西方之事。二是列述唐代释道绰禅师撰《安乐集》。道绰自隋大业五年(609)废讲,专弘净

  • 怀古

    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 辨字诀

    一卷。又名《助语辞补义附录》,清初王鸣昌撰,魏维新摘订。是书收单音及复音虚词二百四十一个,其中颇多方俗词。析为七类:起语辞、接语辞、转语辞、衬语辞、束语辞、叹语辞、歇语辞。侧重分析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

  • 东园友闻

    一卷。撰者不详。此书据《四库全书总目》考:载在曹溶《学海类编》中,所录内容皆宋元间事,检核其文,完全是剽窃孙道易的《东园客谈》,仅改了题名,所以是伪书。详见《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小说类存目。

  • 传书堂藏书志

    不分卷。清王国维撰。王氏精通目录学,曾受聘于浙江乌程藏书大家蒋孟薠(1877-1954)编撰此目。始于1919年,成于1923年,凡历五载,皆取自蒋氏家藏,悉尊《四库》体例。每书首载序跋、作者、年月及

  • 杭州艺文志

    十卷。清吴庆坻撰。吴庆坻(约1839-1899),钱塘人,生平不详。该志出自《光绪杭州府志》,光绪五年(1819)知府龚嘉俊主持修撰,吴庆坻编纂,历十二年成稿,未曾刊刻,即告流失散佚。后杨复从杭州抱经

  • 礼记马氏注

    一卷。东汉马融(详见《丧服经传马氏注》)撰,清马国翰辑。融之学长于“三礼”,其《周官礼注》、《丧服经传注》在《隋唐志》中各有著录,唯独没有《礼记注》。东汉《会要》载有融《礼记注》。贾公彦序《周礼废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