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经右契

孝经右契

① 一卷。题云缺名。是书文凡六条,其中开篇“孔子夜梦丰沛之邦”一条,其“吾姓为赤松”以下,取《御览》“字时侨,名受纪,孔子曰:‘汝岂有所见乎?’曰:‘吾所见一兽如麕者,羊头,头上有角,其末有肉,方以是西走。’儿发薪下,麟视孔子。趋而往。麟蒙其耳,吐书三卷。孔子精而读之”校之,多有缺误。又“曾子撰斯问曰:‘孝文手较不同何?’子曰:‘吾作孝经,以素王无爵禄之赏,斧钺之诛,与先王以托权。自至德要道以题行,首仲尼以立性情,言子曰以开号,列曾子示撰,辅诗书以合谋”一条,《御览》引作钩命决,而字句略有不同。该书版本为《说郛》本。② 一卷。明孙珏(详见《孝经援神契》)编辑。首条“孔子夜梦丰沛之邦”,章全考定本于其下注明见援神契,条下多“内深藏不足为神,外博观不足为明,唯孝者为能注天之神丽日之明”二十七字,见于《说郛》。清河郡本也有此条,多宋均注“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仁在其中矣。夫仁犹不足为明,唯孝者能动天之神,感日之明,与身相通附矣”四十二字。而《御览》八百八十九引首条作右契。该书版本为《勤业堂考定古微书》本。③ 一卷。清黄奭(详见《孝经》)编辑。所采凡八条,其中六条转引清河郡本。“孔子夜梦丰沛”条,据校《初学记》、白帖以及事类赋,略有异文。清河郡本也引用了此条,但文字多有不同。其“内深藏不足为神”条,《古微书》本、清河郡本同引,而清河郡本多宋均注“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仁在其中矣。夫仁犹不足为明,唯孝者为能动天之神感日之明,与身相通附矣”四十二字。又“孝匪形乃格神”条,《古微书》本、清河郡本同引,而清河郡本多宋均注“孝匪可形,以神相授矣”等十二字。“麒麟一角”条,引《路史余论》,为其他辑本所无。该书版本为《汉学堂丛刊》本。④ 一卷。清马国翰(详见《孝经雌雄图》)编辑。题魏宋均注。首条引“孔子夜梦三槐之间,丰沛之邦,有赤烟气起,乃呼颜渊、子夏侣往观之。驱车到楚西北范氏之街,见前刍儿捶麟,伤其前左足,束薪而覆之。孔子曰:‘儿汝来,汝姓为谁?’儿曰:‘吾姓为赤诵,字时乔,名受纪。’孔子曰:‘汝岂有所见乎?’儿曰:‘吾有所见,一禽如麕,羊头,上有角,其末有肉,方以是西走。’孔子曰:‘天下已有主也,为赤刘,陈项为辅,五星入井,从岁星。’儿发薪下,麟视孔子。孔趋而往,茸其耳,吐书三卷。孔子精而读之。图广三寸,长八寸。每卷二十四字,其言赤刘当起,曰周亡,赤气起,火曜兴,元卯制命,帝卯金。”盖据干宝《搜神记》,取《初学记》、《六帖》、《御览》校之,其文略有不同。次条“孔子作《春秋》,制《孝经》,既成,使七十二弟子向北辰磐折而立”云云,自“磐折而立”下,全同《宋书·符瑞志》,国翰未标其所注出处。该书版本为玉函山房刊本。⑤ 一卷。清乔松年编辑。首条“孔子夜梦丰沛之邦”云云,引《御览》八百八十九。《路史》及《说郛》所引与《御览》略有不同。次条“制作孝经道备。使七十二弟子,向北辰星而磐折,使曾子抱河洛事北向。孔子簪缥笔,衣绛单衣,向星而释”共四十一字,引《御览》五百四十二,《唐类函》及《天中记》均引作援神契,其下又连引“先备于天曰:‘孝经四卷,春秋河洛,凡八十一卷,谨已备。’天乃洪郁起白雾摩地,赤虹自上下,化为黄玉,长三尺,上有刻文。孔子跪受而读之曰:‘宝文出,刘季握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凡七十一字,云依《宋书·符瑞志》。此“天”字下,《古微书》引有“服”字,宜据补。《北堂书抄》卷八十五此条引作“制作孝经道备,使七十二弟子,向北辰而磐折。孔子绛单衣,向北辰而拜”,共二十八字,作《孝经援神契》。该书版本为纬捃本。

猜你喜欢

  • 钦定平苗纪略

    五十四卷。清鄂辉等奉敕撰。乾隆六十年(1795)正月,贵州爆发了石柳邓、石三保等领导的苗民起义,历时一年许,后被官府镇压。此书详述了这次苗民起义发生、发展的经过及清政府善后措施。有武英殿聚珍版行世。

  • 韩忠献遗事

    一卷。宋强至(1022-1076)撰。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至尚书祠部郎中。本书记宋韩琦事迹。韩琦(1005-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曾多次出任边将,仁宗、英宗、神宗三

  • 梅雪轩诗稿

    四卷。明朱敬鑉撰。敬鑉字进父,明秦愍王朱樉八世孙。生卒事迹均不详。万历中为奉国中尉。著有《梅雪轩诗稿》。是稿凡四卷。其诗应酬之作较多,诗调浅弱仅勉强敷衍成篇而已。四库已存目。

  • 智囊

    二十八卷。明冯梦龙(1547-1646)撰。冯梦龙,字犹龙,一字耳犹,又自号姑苏词奴、顾曲散人、墨憨子、墨憨斋主人、龙子犹,明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和哥哥冯梦桂、弟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他在崇祯

  • 易经大旨

    四卷。明唐龙(1477-1546)撰。龙字虞佐,号渔石,浙江兰溪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文襄,事迹见《明史》本传。该书是他提学陕西时所作,专为举业而设,所以选择科场试题加以解释,

  • 艺海珠尘

    十集,二百零六种,三百七十五卷。清吴省兰编辑,清钱熙辅增辑。吴省兰字泉之,一字稷堂,南汇(今江苏南汇)人。乾隆举人,赐进士,官至工部左侍郎,降补侍讲,升侍读学士。自少博闻强记,与其兄吴省钦齐名。钱熙辅

  • 读史胜言

    二卷,清秦笃辉撰。秦笃辉,汉川(今湖北汉川县)人。《读史胜言》一书持论平实,对君臣关系、朝廷内君子与小人关系,以及国家与百姓关系,论述直截了当,尤其是其主张君主要维护百姓利益之论,更体现了他进步的历史

  • 异域录

    一卷。图理琛撰。图理琛(1667-1740),清满洲正黄旗人。阿额觉罗氏。由例监选取翻译,后考授内阁中书,从优升侍读。康熙五十一年(1712)奉命出使土尔扈特。五月二十日自京师起程,出张家口,至蒙古满

  • 人帖

    四卷。清铁保(生平详见《惟清斋法帖》)辑。嘉庆十一年(1806)刻成。是铁保督漕运时,与汪稼门中丞出资所刻。所收宋二人,为范仲淹与文天祥。明二十五人,为方孝孺、王守仁、于谦、杨继盛、赵南星、高攀龙、熊

  • 九华山志

    十二卷。清李灿撰。李灿,康熙年间曾任池州府知府。九华山在池州青阳县西南四十里,高千丈,周围百八十里。旧名九子山。唐人谓其山有九如莲花,始易今名。道书为第三十九福地。明顾元镜曾撰九华山志。李灿以其谬误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