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参同契注

参同契注

二卷。清陈兆成(生卒年不详)撰。陈兆成,字宜赤,上虞(今浙江绍兴市东)人。据浙江遗书目录所载,另有《太极图说注解》作者也叫陈兆成,称为常熟(今江苏省苏州市北)陈兆成,康熙初人,与此书作者并存。然而《太极图说注解》书末,有乾隆戊辰(1808)陈兆成子鲁附记《凡例》,称其书与《参同契》互有异同,可分为二,可合为一。据此观之,似乎此二书又出于一人之手笔。《参同契注》一书尽废诸家旧注,只以文意推测。分《参同契》三篇,以《补塞遗脱》为《后篇》,也析而为三,与前三篇相配,又总分为二十九章。其要旨称《首篇》专明易理,《御政章》讲述人君治世之道,其后配以服食之法。强调《易》之神化流通等。又自作《释例》一篇附于末。注文中反复推测易理,阐述其说较详。虽然此书流传不广,但也不无影响。对于后世研究《参同契》有可参之处。清《四库提要》据江苏巡抚采进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猜你喜欢

  • 表忠记

    清丁耀亢撰。丁耀亢,生卒年不详,字西生,自号野鹤,山东诸城人,明代诸生。清顺治五年(1648)入京,由顺籍拔贡,官至容城教谕。颇负诗名,著有《丁野鹤诗抄》十卷,另著有《出劫纪略》、《续金瓶梅》等。传奇

  • 经天该

    一卷。意大利国利玛窦(15521610)撰。是编卷首有嘉庆五年甘泉筱轩序。称此书为泰西利玛窦所传歌。此卷悉将三垣二十八宿经星,照今时星数度限分别加以近南极可见之星,及新见无名诸星,且绘其情状,十分详明

  • 礼记审议

    二卷。清叶大庄(?一1898)撰。叶大庄,福建闽县(今闽侯)人,字临恭,号损轩,室名有小玲珑阁(有《小玲珑阁词》)、曼殊庵、偕寒堂(有《偕寒堂校书记》)、写经斋(有《写经斋》文稿等),一作写经堂。同治

  • 五莲山志

    十卷。清释海霆撰。海霆,号惊龙,山东诸城五莲山僧。《五莲山志》清刻本,为十卷。分为:卷一,峰峦泉石与寺殿楼阁。卷二,缘起宗派、世系、本山住持、开山大师本传、诸师本传像赞、客寓护法、物产、庄田。卷三至卷

  • 金史

    一百三十五卷。元脱脱(生平事迹详见《宋史》条)主编。凡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记载了上起收国元年(1115)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下至天兴三年(1234)蒙古灭金的金朝一百二十年历

  • 大学正业

    一卷。古本大学条说 一卷。古本大学引证 一卷。清恽鹤生撰。鹤生字皋闻,江苏阳湖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举人,官至金坛县学教谕。是书首有自序。次古本正文,次正业节解,次条说,次引证,大抵抉择汉唐宋及

  • 雅俗稽言

    四十卷。明张存绅撰。张存绅字叔行,号见其,华容(今湖北华容县)人。天启中由贡生官蒲圻县训导。是书有天启二年(1622年)吴炳序、孙谷引,天启三年(1623年)魏说、刘傅增订本序、刘秉铁序、孙谷又序,天

  • 心学宗

    四卷。明方学渐(1532-1615)撰。方学渐字达卿,号本庵,桐城(今属安徽)人。以其子大镇贵,赠大理寺少卿。一生潜心学问,博古通今,经史百家无不涉猎,晚年专攻儒学,讲学为业。著有《桐彝》、《迩训》、

  • 对类

    二十卷。不著撰人姓名。亦不详其成书的年代。共二十门。约为乡塾启蒙之本也。

  • 五代史记纂误

    三卷。宋吴缜(详见《新唐书纠谬》撰。《五代史记纂误》主要是采摘欧阳修的《五代史》中有误或简陋不当之处,一一为之考补纠正。如《周太祖纪》“甲辰”,应当是“甲申”,有的是修改旧文首尾失检或脱落之处。《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