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即墨县志

即墨县志

①十二卷,首一卷。清尤淑孝修,李元正纂。尤淑孝字孟仁,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举人出身,乾隆十九年(1754)任即墨知县。李元正,邑人。尤淑孝到任后,周览疆域,博考庶政。因索邑乘参阅,见其断简残篇,莫辨鲁鱼。急与邑中绅士商讨,重修县志。不久因政务烦冗,未修成其志,过了十年,设局改志,参校厘订,正讹辨错、删繁就简,历五月而新志成。《即墨县志》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此志乃取诸家志稿,承袭旧志体例而作。其中疆域、沿革、赋役、人物,极为精核简括,较前志加详。其可称之处有三:一是自秦汉以来,事与人有关即墨者,概不遗。二是在人物的取舍方面,提出了“人物盖棺后定,今以殁后三十年为准”;三是在艺文方面,提出:“切关墨邑事或有关国计民生者录之。”对赠答、风云月露类诗文则一律不录。总览全书,其史料翔实,取材详略得当,较康熙旧志,大有进步。②十二卷,首一卷。清林溥修,周翕鐄纂。林溥,扬州人,进士出身,同治七年(1868)任即墨县知县。周翕鐄,邑人。考《即墨县志》,自乾隆二十九年(1764)尤淑孝重修后,距其时又一百三十余年,未尝续修。林溥莅任后,正值社会安定,取旧志阅之,仍残缺不全。林溥慨然立志重修。翌年得周翕鐄所辑邑志正误稿,见其征引博赡,遂延邑中绅衿,分任采辑,体制仍沿袭旧志,细目亦不改,而略有增损,于前志之阙者补之,误者正之,漏者增之,复者删之,格于例而未入者,考而载之,得诸闻而异辞者,辨而存之。历数月稿成,同治十二年(1873)付梓。《即墨县志》同治十二年刻本。全书十二卷首一卷,分十二门,七十一目,为:卷一方舆志;卷二建置志;卷三学校志;卷四武备志;卷五赋役志;卷六职官志;卷八名宦志;卷九人物志;卷十艺文志;卷十一大事志;卷十二杂稽志。卷首有序、凡例和图十三幅。此志内容丰富,体例完备,略古详今。其可称之处有一,即在书中每重要条款下,皆加以按语评论考证,或辨旧志之误,或正传闻之讹,有裨史事。

猜你喜欢

  • 吴兴丛书

    六十六种,八百一十四卷。清刘承干(1882-1963)编。刘承干字贞一,号翰怡,浙江上虞人。官吏部郎中,藏书家,著作有《海东金石苑》、《京师坊巷志考证》等。丛书收湖州一郡先贤著述六十六种,按四部分类,

  • 申报馆书目

    一卷,续集一卷。缕馨仙史(即蔡尔康)撰。又题作“尊闻阁主人(即《申报》创办人,英人安纳斯脱美查)”撰。历时六载,日搜月辑,计成五十余种,续集六十余种,各分类编定。有清光绪三年(1877)、五年(187

  • 郁洲遗稿

    十卷。明梁储(1451-1527)撰。梁储字叔厚,号厚斋,晚号郁洲,广东顺德人,成化十四年(1478)中进士第一,授编修,正德时累擢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谥文康。著有《郁洲遗稿》。此集为梁储之子梁子

  • 罗昭谏集

    八卷。唐罗隐(833-909)撰。罗隐生平见《两同书》(辞目)。罗隐著作很多,《崇文总目》载有《罗隐集》二十卷,《江东后集》十卷,《甲乙集》十卷,《罗隐赋》一卷、《罗隐启事》一卷,《谗书》五卷,但多数

  • 芙蓉镜孟浪言

    四卷。明江东伟(约1621年前后在世)撰。江东伟,字青来,自号壶公,开化(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丙午举人。著有《芙蓉镜孟浪言》四卷。这部书分元部、幻部、灵部、幽部共四集。摘录的都是诸神仙鬼怪的

  • 郭华野年谱

    一卷。清郭廷翼编。廷翼字虞邻,号啸庄,附贡生。著有《南行日记》。为谱主之子。谱主郭琇(1638-1715)字华野,山东即墨人,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历任吴江知县、佥都御史、左都御史等职。曾参劾大

  • 李古余事略

    一卷。清李遂贤、李齐贤合著。遂贤、齐贤皆清末叶江苏上元人。该书记其父李滨生平事迹。李滨字古余,纳资官至浙江通判。晚年做曲阜经学会讲师,卒年六十二。李滨治学颇勤,工书画刻印,著述甚多。行世者有《中兴别纪

  • 葛庄诗钞

    十三卷。清刘廷玑(约1676年前后在世)撰。刘廷玑,字玉衡,号在园。汉军镶红旗人。生卒年均不详。由荫生累官至江西按察使。其诗以陆游为宗。曾自记有人评其诗曰:“此亦出入于香山剑南之间而未纯者”。亦自认为

  • 论史口说

    二卷,清朱次琦撰。朱次琦(1807-1881),字雅圭,号子襄,广东南海人,道光丁未(1847年)进士,咸丰2年(1852年)任山西襄陵知县,爱民若子,旋引疾归隐,在九江镇礼山草堂讲学二十余年,以启迪

  • 舫庐文存

    五卷。首一卷。清张寿荣(生卒年不详。)撰。张寿荣字鞠龄,镇海(今浙江宁波)人,同治举人。张寿荣始学于定海黄薇香先生门下,其学自辟境界,学习训诂音韵之学,前后近十载。又致力于宋人义理学说。著有《舫庐文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