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迁豪

迁豪

秦汉以来一种强本弱枝的措施。战国秦汉以来,一些豪族在地方盘根错节,势力膨胀,对中央集权不利。秦汉时期,统治者常将豪族迁至首都及其附近。如秦始皇于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把豪强迁到首都或中央政府所在地区,不仅朝廷可以就近监视他们,而且也增强了政府所在地区的经济力量,因此迁豪对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地方分裂势力是有积极意义的。

猜你喜欢

  • 前徒倒戈

    周武王伐商战役中,在牧野战场上发生的商纣王军中下层士兵的阵前起义。徒是步兵的称呼。古代战争以车战为主,步兵为辅,战车上的甲士只有贵族才能充任,协同作战的步兵则由下层庶民充当。由于商纣王统治时期对平民的

  • 云岗石窟

    我国著名石窟。位于山西大同武周山,亦称云岗。开凿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约自和平元年(公元460年)至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现存洞窟五十三。其中主洞二十一,造像五万一千余尊。其中昙曜五洞开凿最早,有

  • 大刀会

    清末民间秘密结社之一。1894年(光绪二十年)山东曹县刘士端组织大刀会反抗洋教,影响及于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方。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江苏砀山(今属安徽)刘隄头村教民抢割平民庞山麦子,双方发生

  • 勾践灭吴

    越王勾践在夫椒战败后,卑辞求和,被吴王夫差许为吴的属国。与此同时,勾践暗下灭吴决心,他卧薪尝胆,发奋图强,任用范蠡、文种,对内亲抚百姓,休养生息,对外结好楚、齐、晋等国。经过“十年生聚, 十年教训”,

  • 大索貌阅

    “大索”即广泛搜索, “貌阅”即“阅其貌以验老小之实”。这是隋朝整顿户籍、检括逃避赋役户口的重要措施。南北朝时,全国隐漏户口,投靠豪室,以及妄称老、小以免赋役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严查户口,隋文帝先在全国

  • 兵农合一

    府兵制与均田制相结合的产物。西魏始行府兵制之初,府兵自相督率,不入民籍,兵士只习作战,不务生产, 别无赋役,所用甲槊戈弩等也全由官府配给,兵农处于分离状态。开皇十年(公元590年),隋文帝规定“凡是军

  • 后秦

    十六国之一。羌族贵族姚苌建立。淝水战后,姚苌叛离苻坚,白雀元年(公元384年), 于渭北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建初元年(公元386年)四月,姚苌称帝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国号大秦。史称后秦。姚

  • 盘庚迁殷

    商朝中期,商王盘庚为了挽救商朝的政治危机,决定再一次迁都。他选择了背靠太行山的洹水岸边的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为新都所在。但臣民不愿迁居,相率发出怨言,反对迁都。盘庚分别劝说贵族和民众,要求他们遵守先王

  • 乾兴限田

    宋仁宗即位初的限田事件。宋代根据人户占有田地及财产多少确立户等,科派差役。但占有大量土地财产的品官以至衙前将吏皆有免役特权,且荫庇有产之家(包括一般地主及自耕农),逃避科差。直接影响了国家财政,不利于

  • 白道之战

    隋初反击突厥袭扰的一次著名战役。突厥可汗沙钵略妻系北周赵王宇文招之女,称千金公主。隋文帝代周后,她不满宗祀绝灭,常怀复周之志,遂怂恿沙钵略侵隋。沙钵略即与故齐营州(今辽宁朝阳)刺史高宝宁合兵,屡次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