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邯郸少年行

邯郸少年行

【介绍】:

王昌龄作。见《城傍曲》。②(全)高适作。是作者蓟门后南归途经邯郸时所作。《乐府诗集》将其归入杂曲歌辞。此诗借写邯郸游侠子的行事、际遇,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激愤之情。诗先写邯郸游侠子重义轻财、纵性任侠的豪迈意气,接写沦丧世道中其英雄失路、报国无门的愤慨,末写其耿介刚正、睥睨尘世、待时而动的高旷情怀。该诗句式上整散相间,用韵平仄交替,在深沉低徊的慨叹中洋溢着一种豪宕激昂的气势。③(全)郑锡作。少年行,乐府旧题,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杂曲歌辞。邯郸,战国时赵国都城,唐代有邯郸县,故址在今河北邯郸市南。此前高适已用过《邯郸少年行》为诗题。本诗写邯郸少年的豪放任侠生活,表达了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

猜你喜欢

  • 桂玉粮薪

    据《战国策·楚策三》载:苏秦之楚,三日后才见到楚王,与楚王交谈后辞行,楚王挽留他,他说:“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后因以“桂玉粮薪”指物价

  • 石头和尚

    【介绍】:见希迁。

  • 滕倪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文宗、武宗时人。苦心为诗,有时名,滕迈誉之为“吾家千里驹”。曾至吉州访滕迈,临别赋诗自伤失意。当年秋逝于商州馆舍。《全唐诗》存诗一首、断句四句。事迹见《云溪友议》

  •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介绍】:李商隐七绝诗《霜月》末二句。作者写秋夜霜华月色,以青女、素娥作为霜、月的象征,将霜月交辉之景想象为青女素娥的竞妍斗美,突出其宜冷的性格,不仅将静止的景物写得极富生趣,而且写出了霜月的风韵和精

  • 杨於陵

    【生卒】:753~830【介绍】:字达夫,行三,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幼丧父,飘泊江左。大历六年(771)中进士,为政有德,官至户部尚书,封弘农郡公,以尚书左仆射致仕。卒谥贞孝。新、旧《唐书》有传。《

  • 二天

    东汉苏章为冀州刺史,清正有德政,有老朋友为清河太守,苏章知其奸邪贪赃,乃请清河太守饮宴,欢叙旧日的友谊,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认为苏章能庇护他,然苏章终于以国法治其罪。见《后汉书·苏章

  • 卢照邻

    【生卒】:634—686?【介绍】:唐代诗人、骈文家。字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幼读诗书,尝从曹宪、王义方学《苍》、《雅》及经史,博学善文。二十岁时为邓王李元裕府典签,总揽书记,甚

  • 宋言赋

    赋集。唐宋言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宋言赋》一卷,《宋史·艺文志七》同。其后未见著录刊行,当已散佚。《全唐文》存赋三篇。

  • 不奈

    ①无奈。李昂《赋戚夫人楚舞歌》:“不奈君王容鬓衰,相存相顾能几时。”②即不耐。受不了。陆畅《解内人嘲》:“须教翡翠闻王母,不奈乌鸢噪鹊桥。”

  • 赵武建

    【介绍】:文宗时长安恶少。两膊刺诗1首,未必己作,《全唐诗》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