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蒲坂(今山西永济)人。工律诗,名闻于当世。与郑谷、许棠、张乔等人合称“咸通十哲”。《全唐诗》存诗2句。
遗失,丢失。王建《宫词一百首》之六十三:“众中遗却金钗子,拾得从他要赎么?”
【介绍】:杜牧作。诗是追忆往日游踪之作。第一首忆江南之游,第二首忆越州之游,第三首忆宣州之游。第一首突出作者潇洒飘逸的性格,宦游江南十载,不受繁琐礼节的束缚,徜徉于山光水色之中,情之所至,辄吟诗遣兴;
【介绍】:字用辅,晋江(今属福建)人。屡试不第。曾著《无题诗》50首,现存诗1首,《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入。
见“广陵散”。
【介绍】:白居易七律《晚秋夜》颔联。残花落叶、疏篱寒井绘出晚秋夜的衰飒,表现了诗人的悲秋情怀和凄凉心境。
许道勋、赵克尧著。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出版,50万字,为《中国历代帝王传记》丛书之一种。本书原名《唐玄宗传》,1990年8月出版时改为《唐明皇与杨贵妃》,1993年重印时又恢复原名。全书共分二十四
【介绍】:高蟾《途中除夜》颔联。诗写除夕之夜的见闻感受:夜去天明,灯残腊月尽;晓角声声报春来。前后相续,视觉听觉相辅,把时间的变更写得极为形象、具体。此诗与方干《除夜》诗句“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
即遗文。司马相如因病家居,汉武帝派使者往其家悉取其所著书,使者至,相如已死,仅得相如欲献武帝的言封禅事的遗文一卷。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刘眘虚《寄江滔求孟六遗文》:“相如有遗草,一为问家人。”
诗体名。与古体诗相对。亦称“今体诗”。亦省称“近体”或“今体”。它定型于唐代并很快达到了创作的高峰期。这种诗体讲求格律,对诗的句数、字数、对仗、平仄和押韵都有严格的规定。近体诗主要包括律诗和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