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血缘家庭

血缘家庭

人类建立在血缘婚基础上的第一个有规范的家庭形式。亦称血缘家族或血缘家族公社。存在于旧石器时代初期至旧石器中期氏族出现之前。每个血缘家庭既是一个生产生活单位,又是一个内婚群体。家庭成员按年龄、辈份划分成几个通婚集团,实行以同辈婚配为基础的群婚制。人们各自在所属团体内集体劳动,各尽其能,共同消费,过着原始共产制的生活。我国旧石器时代的北京人、和县人、金牛山人、大荔人等,即处于这一阶段。有学者从根本上否认血缘家庭的存在,认为原始群时期只有原初公社,而无血缘家庭;也有学者认为血缘婚和血缘家庭存在于氏族解体过程中,它不允许同胞兄弟姐妹之间婚配,也不是独立的婚姻家庭形态。

猜你喜欢

  • 夏雄甲姆

    见“日喀则”(292页)。

  • 乌日莫

    见“奶皮子” (646页)。

  • 不忽木

    1255—1300元朝大臣。又作卜忽木、不灰木,别名时用,字用臣。其先康里部人。忽必烈侍从燕真之子。幼时,侍太子真金。师事太子赞善王恂、国子祭酒许衡,受赞誉,被誉为“有公辅器”。至元十三年(1276)

  • 左禾

    明初云南蒙化州土官。彝族。元末为“火头”。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取云南时归附,委以添摩牙等村“火头”。十七年,实授蒙化州(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判官,与千夫长施生共理州事。从明军平定属内“火头

  • 中国土司制度

    书名。西南少数民族史。1册5章。近人余贻泽撰。内载我国西南四川、云南、甘肃、湖南、广西等省少数民族特有的政治制度——土司制度的起源、沿革、制度、改流等情况。内分“绪论”、“制度”、“沿革与现状”、“改

  • 婆莴部

    见“婆莴室韦”(2128页)。

  • 赛因必阇赤

    见“移剌捏儿”(2068页)。

  • 义从胡

    汉末曹操征调匈奴丁壮编组的军兵。建安二十一年(216),南匈奴呼厨泉单于入朝于魏,被曹操留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部众散居并州(治晋阳)六郡,由并州刺史梁习征调匈奴丁壮编为“义从胡”,分配各地驻

  • 合剌乞答

    见“西辽”(689页)。

  • 南诏圣明文武皇帝

    见“隆舜”(21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