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萨克图
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1676),以署护军校随征南大将军赖塔征吴世瑶。由广西进至云南,破敌将军何继祖等于石门坎、黄草坝,直至云南城下,会同三路兵破敌,又于乌木山败巴养元军,云南平定。二十五年(1686),叙功授云骑尉。三十五年(1696),随抚远大将军费扬古征准噶尔部噶尔丹,从西路进兵,破敌于昭莫多(土拉、克鲁伦两河上源之间),以功,加世职为骑都尉。
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1676),以署护军校随征南大将军赖塔征吴世瑶。由广西进至云南,破敌将军何继祖等于石门坎、黄草坝,直至云南城下,会同三路兵破敌,又于乌木山败巴养元军,云南平定。二十五年(1686),叙功授云骑尉。三十五年(1696),随抚远大将军费扬古征准噶尔部噶尔丹,从西路进兵,破敌于昭莫多(土拉、克鲁伦两河上源之间),以功,加世职为骑都尉。
清代蒙古王公。噶尔噶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哈玛尔岱青长子。康熙五十三年(1714),袭札萨克一等台吉。五十五年(1716),率兵驻防扎布堪,听散秩大臣祁里德调遣。五十六
沙陀首领。唐金吾卫大将军、酒泉县公※朱耶尽忠长子,晋王※李克用祖父。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与父率沙陀众3万落自甘州,沿乌德犍山(今杭爱山,一说祁连山)东投唐朝,遭吐蕃军追击,辗转3千里,凡数百战,
?—1789清朝将领。四川新都人。回族。先世出自新疆回部。初为骑兵。从征金川、西藏有劳绩,官守备。又征金川,以功赐“劲勇巴图鲁”号,擢参将。乾隆四十一年(1776),金川平,任云南腾越镇总兵。四十九年
明清四川羌族地区土司名。其先坤儿布,明时授长官司职。清顺治九年(1652)降清。康熙十九年(1680),改副巡检司,颁给号纸,无印信。辖百户,不纳粮石。
?—719唐代粟末靺鞨首领,渤海国创始人。唐总章元年(668),高丽亡,其部(栗末靺鞨的一支)迁居营州(今辽宁朝阳市)。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因不堪营州都督赵翙侵侮,随父※乞乞仲象(一说即祚荣)
船的一种。赫哲语音译。流行于今黑龙省赫哲族地区。各地称呼不一,内有“赫真”和“奇楞”等方言差别,此为赫真(抚运县下八岔地区)语;奇楞(勒得利以上地区)语称“古录般”,意为“木板快马子船”。出现于本世纪
古地名。春秋晋置。治今山西临汾市西南。西汉为河东郡二十四属县之一。东汉为平阳侯国。三国魏复改为县。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并入禽昌,太和十一年(487)复置。汉(前赵)永凤二年(309),汉主刘渊自
古族名。属乌蛮系统。据《云南志》载,唐时与施蛮居住在剑、共诸州(今云南省剑川、鹤庆一带),后为南诏所迫,迁往铁桥(今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西北,号剑羌。贞元十年(794),南诏王异牟寻虏其王傍弥
清代官员。又作厄真、阿真、额巾。满语音译,“主”的意思。最初为奴仆对家主,臣民对君主的尊称。后演变为官号。清代八旗制度规定,旗的各级官长分别称牛录额真(佐领)、甲喇额真(参领)、梅勒额真(副都统)、固
见“使准噶尔行程记”(14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