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更考

更考

布依语音译,意为“戴帽礼”,汉语亦称“戴假壳”。布依族民间传统婚俗。流行于贵州镇宁扁担山一带。旧时布依族青年妇女婚后有几年“坐家”(不落夫家)生活,男方为了使新娘早日过门长住,便用竹笋壳做一前圆后方、形如撮箕的女帽架子,于其外缝以布料成女帽。[民国]《镇宁县志》“民风志”载云:“妇人则以箨叶壳作一帽,形如撮箕,前圆后矩,翘于脑后数寸,上搭青布数层,名曰更考”即此。择吉日,派两三名中年妇女携带鸡鸭酒肉到女家,隐蔽在暗处,待新娘劳动回家,乘其不备,悄悄将新娘搂住,强解其发辫,硬将女帽戴其头上,故名。从此,新娘便随来人到夫家长住,结束“坐家”生活。若走漏消息,被新娘躲开或挣脱,来人只好以失败而归,待来年再举行。为远古抢婚遗俗,或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一种婚姻形态。

猜你喜欢

  • 差岗地

    “差岗”,藏语音译,意为“支差的单位”。“差岗地”指旧时西藏地方政府在官家、贵族、寺院三大领主领地内划定的征收租赋差役的份地。一份差岗地的面积一般是在三四十※克(��)至五

  • 八一吉敦暴动

    延边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武装斗争。1930年※五月斗争以后,延边人民受到革命锻炼,在中共延边特别支部领导下,150余名群众组成铁路破坏工作队,从7月30日至8月1日,先后烧毁和砍断吉敦铁路线上的一些木

  • 次对山

    即“欠对山” (380页)。

  • 罗世昌

    西夏大臣。银州(今陕西米脂县)人。历仕西夏桓、襄、神、献四朝。官居宣德郎、观文殿大学士、南院宣徽使等职。多次使金。天庆五年(1198)九月,与武节大夫折��俊使金贺天寿节。

  • 滍水蛮

    南北朝时期滍水(今河南舞阳县以上沙河)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以水名为族名。分布在今河南鲁山、叶县一带。时属雍州、豫州,故又泛称雍州蛮或豫州蛮。南朝宋元嘉二十八年(451),滍水诸蛮据险举兵,后为雍州刺史

  • 大元谦

    渤海国宗王。末王※大諲譔侄。官学堂亲卫。同光二年(924)八月,奉命朝贡后唐,庄宗李存勖授试国子监丞。

  • 预龙族

    西域古族名。分布于沙州(今甘肃敦煌)以西,于阗(今新疆和田)以东。从事游牧。语言属突厥语族。宋明隶属于高昌。

  • 藏历

    藏族传统历法。历史悠久,据《汉藏史集》载,松赞干布时,曾特派聪明学子多人赴内地专学各种历法,均有所成。从敦煌出土藏文文献看,初已用十二生肖纪年,其吐蕃编年史,即以十二生肖记赞普大事记。7世纪文成公主、

  • 差若

    藏语音译,意为“助差者”。旧时西藏领主为满足经常性乌拉差役的需要,调剂各差户的劳动人口而规定。以一※差岗地为标准,规定一定的劳力,每差岗地为9人,劳力多者或小农奴,被派往劳力不足9人者助差,此种人称“

  • 胆酒

    壮族民间风味饮料。流行于广西柳江、融安、鹿寨、来宾、邕宁、上林、都安等地。制法:以猪、鸡、羊、蛇的胆汁和自制米酒为原料,以蛇胆为珍品;宰杀猪、鸡、蛇时,必须小心翼翼地将胆囊取出,用线把囊口系紧,以免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