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兴安岭

兴安岭

山名。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黑龙江省北部及黑龙江以北俄罗斯境内山脉的总称。略成弧形,北为外兴安岭。南为内兴安岭。内兴安岭西为大兴安岭,又称西兴安岭;东为小兴安岭。大兴安岭在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东北至西南走向,北起黑龙江岸,南止西拉木伦河上游。全长1200公里,宽200—300公里,主峰为索岳尔济山。小兴安岭又称东兴安岭。在黑龙江省北部。西北接伊勒呼里山,东南到松花江岸。西北至东南走向。长约400公里。北段为隆起的台地。南段诸山海拔较高。大兴安岭自索岳尔济山北行至伊勒呼里山,古有乌桓、室书等族,后有索伦、鄂伦春、毕喇尔、赫哲族居住。外兴安岭之南,明清之际为索伦、鄂伦春、达斡尔、奇勒尔各族居地,奇勒尔等族又称作“北山野人”。

猜你喜欢

  • 秦长城遗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原秦、赵、燕长城的基础上修筑。构筑愿因地而异,山上用石垒,平地用土夯。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小佘太地区,还保存着用石头垒的秦长城遗迹。赤峰以北的长城或石砌或土筑痕迹非常清楚。在奈曼旗、

  • 库尔喀部

    见“虎尔哈部”(1385页)。

  • 蕃转户

    见“蕃汉转户”(2489页)。

  • 王二娘

    ?—1216南宋淳熙至嘉定间琼州黎族女首领。海南岛琼山县(今海口市)。祖父于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4)归顺中央王朝受封,世代协助朝廷捍御琼管咽喉要地。绍兴朝时(1131—1162),琼山许益等

  • 贤王

    即“屠耆王”(2133页)。

  • 突欲

    见“耶律倍”(1303页)。

  • 乙瓌

    北魏将领。亦作乙弗莫瓌。代郡人。鲜卑乙弗氏(后改乙氏)。其先人世统部落,为吐谷浑支族乙弗部渠帅。太武帝(423—452年在位)时,奉父乙匹知命入贡。被帝留于平城。善骑射,能手格猛兽。尚太武帝女上谷公主

  • 马之龙

    1781—1852晚清著名诗人和作家。字子云,号雪楼。纳西族(-作回族)。云南丽江大研镇人。为人正直不阿,博学多才,善吹铁笛,与同乡牛焘并称为“牛琴马笛”。具有爱国思想,喜谈天下古今时弊,慨然著文评论

  • 淝水之战

    前秦苻坚与东晋的一次大战役。苻坚统一北方后,自恃“强兵百万,资仗如山”,欲进取东晋,统一大江南北,建元十九年(东晋太元八年,383)七月,调集90余万兵力,对晋发动大规模进攻。八月,秦征南大将军苻融、

  • 曹元忠

    ?—974五代末至宋初,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三子。开运二年(945),兄曹元深卒,继任。三年,被后晋封为沙州留后。自称归义军节度使、检校太保。与周邻诸国、诸族保持和好关系。显德二年(955),被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