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都元帅

都元帅

官名。辽、金都元帅府长官。金从一品。元初诸将仍沿用此称,无定制。世祖以后,置宣慰使司兼都元帅府,以宣慰使兼都元帅,从二品。


官名。唐以舒王谟为荆南等诸道行营都元帅,都元帅自此始,为实掌兵权者;唐末以此授钱鏐,仅为表示尊崇的名号。辽代的都元帅,由大将担任,掌兵马事。金代的都元帅,由亲王担任,掌征讨事。元代在边境地区设都元帅,为军事控制的地区长官。参看《辽史·百官二·都元帅府》、《金史·百官一·都元帅府》、《元史·百官八》和“元帅”、“都元帅府”条等。

猜你喜欢

  • 果毅右旅下大夫

    官名。北周置。《隋书·杨素传》:“其后(杨文思)累以战功,迁果毅右旅下大夫。”正四命。官名。果毅之名,见于左传,《左传·宣公二年传》:“君子曰:‘戎昭果毅’。杀敌为果,致果为毅。”北周置果毅右旅下大夫

  • 武勇将军

    见“十武将军”。

  • 司辰

    官名。唐太宗贞观元年(627)改司辰师置,员十九人,正九品下,掌漏刻之事。肃宗乾元元年(758)加号五官司辰,员十五人,正九品上,为司天台属官。宋朝仅存空名,未尝除授。辽朝为司天监属官。金朝置司辰郎,

  • 韶舞

    见“左韶舞”。

  • 经略安抚司

    官署名。宋设此官署,掌一路兵民之事。《宋史·职官七·经略安抚司》:“经略安抚司,经略安抚使一人,以直秘阁以上充,掌一路兵民之事;皆帅其属而所其狱讼,颁其禁令,定其赏罚,稽其钱谷、甲械出纳之名籍而行以法

  • 元相

    即丞相。《资治通鉴》晋咸安二年:“元相之重,储傅之尊。”参看“丞相”条。

  • 外委把总

    官名。清朝绿营中于正式名额之外所任命的把总。其职权与把总相同,但品秩、俸饷略低,只正九品。武官名。清置,见“外委千总”。

  • 畿法上士、中士

    官名。《周礼》之制,邦畿千里。北周于王畿之内置畿法上士,正三命;畿法中士,正二命。各掌其畿的民数及狱讼,属秋官府刑部中大夫。

  • 太仓令

    官名。秦朝属治粟内史。西汉初隶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前104)以后隶大司农。东汉置一员,六百石。主受郡国漕谷,管理国家粮仓。三国沿置,魏六百石、七品。两晋、南朝皆沿置,梁、陈隶司农卿。北魏仍隶大司农。

  • 赐祭葬

    褒奖官员的方式之一。《明史》卷一三七记明洪武中祭酒宋讷卒,“帝悼惜,自为文祭之。又遣官祭于家,为治葬地,文臣四品给祭葬者,自讷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