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山东行省

山东行省

官署名。①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以张荣为山东行尚书省,治济南府。太宗四年(1232),改置济南路行军万户。② 太祖二十二年 (1227),以李全为山东淮南楚州行尚书省,治益都府,又称益都行省。太宗三年(1231),李全死,子李璮袭职。世祖中统元年(1260),加江淮大都督,建行省大都督府,总管山东军、民政。三年,李璮以反叛被杀,设益都路行中书省都督府,掌山东民政,军政归山东经略司,又称山东诸路行中书省。至元元年(1264),加派耶律铸、张惠等行省事。三年,罢行省。③顺帝十七年(1357),设山东行省,以哈刺章、普颜不花、申荣等为平章,分守益都、东昌等地。

猜你喜欢

  • 主谱令史

    官名。魏晋南朝秘书、著作等官署多置。魏、晋八品,后不详。官名。见“主图令史”。

  • 三等侍卫

    官名。清朝侍卫中之第三等。武职正五品。由上三旗子弟中才武出众者充任。掌宫廷宿卫及随扈皇帝之事。顺治元年 (1644) 定制: 每旗九十人,共二百七十人。雍正五年 (1727) 始定,武进士二甲得选授十

  • 掌囿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有囿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主管苑囿离宫的政事禁令。北周依《周礼》置掌囿中士,正二命,掌囿下士,正一命。属地官府虞部下大夫。

  • 门局郎

    官名。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元年 (907)改门下省城门郎置,后唐庄宗同光元年 (923) 复为城门郎。参见“城门郎”。

  • 弼德院副院长

    官名。清末弼德院副长官。宣统三年(1911)设。一人,特简。掌佐院长总理全院事务,院长有事故时代行其职。官名。清末置,为弼德院的副长官,见“弼德院”。

  • 知宗正丞

    见“宗正寺”。

  • 结甲

    官场用语。宋朝选人改官手续中的编组方式。凡选人经磨勘许改官者,由吏部出榜,以二至四人结为一甲,每五日或十日引一甲上殿朝见皇帝,称为结甲。宋代选人改官后数人编成一甲,等待引见称为结甲。参见“班引”。

  • 文武官

    官场用语。宋朝一至九品文武百官统称。

  • 天朝典官

    太平天国官类名,即办理整个政府事务的典官。见“典官”。

  • 教养局

    清末外城工巡局所属机构。见“外城工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