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小子

小子

官名。殷商始置。周朝沿置。①君王诸侯及公卿大夫的侍从官员。《甲骨文存》卷二第二六二片: “戍午卜, 古贞, 小子。”《令鼎铭》: “王射,有司众师氏,小子合射。”《尚书·周书·酒诰》: “我西土棐徂邦君,御事小子,尚克用文王教,不腆于酒。”②祭祀时主管杂务的官员。《周礼·夏官》: 小子,“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八人”。“掌祭祀羞羊肆羊殽肉豆,而掌珥于社稷,祈于王祀。凡沈辜侯禳,饰其牲,衅邦器及军器。凡师田,斩牲以左右徇陈。祭祀、赞羞受彻焉”。《夏官·序官》郑玄注: “小子主祭祀之小事。”


官名。1、掌侍从。国王、诸侯、公卿大夫皆置。《令鼎铭》:“王射,有司众师氏,小子合射。”《尚书·周书·酒诰》:“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我西土棐徂邦君,御事小子,尚克用文王教,不腆于酒。”

2、掌祭祀。《周礼·夏官·小子》:“小子掌祭祀。羞羊肆羊殽肉豆,而掌珥于社稷,祈于五祀。凡沈辜侯禳,饰其牲。衅邦器及军器。凡师田,斩牲以左右徇陈。祭祀,赞羞受彻焉。”

3、皇帝对天地神灵、先帝长辈讲话时的谦称。《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予末小子,奉承圣业,夙夜震畏,不敢荒宁。”“夫万乘至重而壮者虑轻,实赖有德左右小子。”“眇眇小子,属当圣业。”《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令予小子,徒惨惨而已。”“予末小子,质又菲薄,仰惟先帝烝烝之情,前修褅祭,以尽孝敬。”《后汉书·孝和帝纪》:“匈奴背叛,为害久远。赖祖宗之灵,师克有捷。”“万里清荡,非朕小子眇身所能克堪。”《后汉书·冯异传》:“安帝下诏曰:夫仁不遗亲,义不忘劳,兴灭继绝,善善及子孙。”“予末小子,夙夜永思。”

猜你喜欢

  • 札温

    蒙古语,意为“百”,或用以称“百户”。

  • 召募使

    使职名。唐德宗建中四年 (783)以神策军使白志贞为京城召募使,募禁兵以讨李希烈,以曾为节度、观察、团练使者子弟率奴马自备资装从军,授以五品官,贫者甚苦之,人心动摇。

  • 造币总厂

    造币机构名。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四月在天津建成户部造币总厂,设提调一人经办。户部改为度支部后,改属度支部直辖,掌铸造国家货币。总厂仍设于天津,并于武昌、成都、云南、广州四处设分厂,奉天亦暂

  • 文学参军

    官名。宋朝诸州置,以特恩授予士人,或用以安置贬降官,或授纳粟补官人,无职掌。

  • 丹阳尹

    即“丹杨尹”。官名。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改鄣郡为丹阳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省宣城),三国吴移治建业(今南京市),吴、东晋与南朝宋齐梁陈均建都于此,设丹阳尹以治之。陈丹阳尹中二千石,品第五。有

  • 东西织令

    官名合称,西汉置。汉成帝河平以前少府属官有东织令和西织令,掌织文绣。河平元年省东织,改西织为织室。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

  • 茂才

    汉朝选举科目。西汉称秀才,始于武帝元封五年(前106)。东汉避光武帝刘秀讳,改为茂才,或茂材。建武十二年(后36)诏三公举茂才四行各一人,司隶州牧岁举茂才一人,遂为岁举常科。西汉多除地方县令。三国沿之

  • 评事

    官名。隋始置此官,属大理寺,掌平决刑狱。其后历代相沿,至清末废。民国初设平政院,院置评事数人。见《隋书·百官下》、《文献通考·职官十》。

  • 金部

    官署名。魏晋南北朝为尚书省诸郎曹之一,设郎 (郎中、侍郎) 为长官,隶度支尚书。唯北魏前期置为尚书曹,设尚书、长、郎等官,孝文帝改制后仍为郎曹。掌审核全国库藏钱帛出纳帐籍、钱币铸造及有关度量衡的政令。

  • 看护长

    海军同等官。北洋政府设置,其军阶为少尉。副职称副看护长,军衔为准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