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奉车都尉

奉车都尉

官名。西汉武帝始置,职掌皇帝车舆,入侍左右,多由皇帝亲信充任,秩比二千石。东汉名义上隶光禄勋。三国因之,地位渐低。蜀参用宦者。魏、晋用作加官,与驸马都尉、骑都尉并号“三都尉”,多任宗室、外戚,并奉朝请,六品,名义上隶散骑省。西晋末司马睿为晋王时,其府参军悉加此官,后罢其奉朝请。南朝隶集书省,无员额,宋六品,陈七品、六百石。北魏列为冗职,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从四品上,二十三年改从五品上。宣武帝正始四年(507) 定员二十人。北齐员十人,隶左、右卫府,从五品。北周列为散官,五命。隋初左、右卫沿置,员六人,掌驭副车,从五品上,炀帝大业三年(607)废。唐朝复置,从五品下,然有其名无其人,遇重大仪式则以他官暂摄。宋朝废。


官名,武帝初置,俸比二千石,掌御乘舆车,出则陪乘,入则侍从。(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也奉命外屯或领兵征伐。《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遣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屯凉州。”“十六年春二月,遣太仆祭肜出高阙,奉车都尉出酒泉,驸马都尉耿秉出居延,骑都尉来苗出平城,伐北匈奴。”其后,魏、晋、南北朝皆置。隋殿内省置奉车都尉十二人,掌进舆马。唐沿隋制,选仪容美丽者充任,五员,掌驭副车。见《通典·职官十一·三都尉》。

猜你喜欢

  • 中藏府承禄署

    官署名,为中藏府的下属机构,其职不详,似乎是掌中宫官吏之俸的官署。《后汉书·孝桓帝纪》:“甲申,中藏府承禄署火。”

  • 王国仆

    汉初称太仆,俸二千石,掌王车马。武帝改太仆曰仆。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官名。汉初王国置太仆,《史记·仓公列传》记齐国有太仆,秩二千百,掌舆马。武帝以后改称仆,减其秩为千石。东汉沿

  • 劳工卫生委员会

    实业部直属机构。国民党政府设置,兼隶内政部。依照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二月四日修正公布的《劳工卫生委员会规程》规定,掌下列事务:一、关于工厂卫生的建议事项;二.筹划劳工卫生状况的调查及改善事项

  • 后监军

    官名。三国蜀置,统兵,位在后军师下,后护军上。官名,三国蜀置,掌统兵,位在后军师下、后护军上。

  • 横班

    武臣阶官。又称横行。北宋初,有内客省使,客省使,引进使、四方馆使、东上閤门使、西上閤门使,客省副使、引进副使、东上閤门副使、西上閤门副使等。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令各领本职。徽宗政和二年

  • 二十三路

    政区名。宋真宗分全国为十八路,至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更定全国为二十三路:京东、河北、淮南各分为东西,京西路分为南北,陕西路析为永兴、秦凤二路,合原十八路共为二十三路。而京师所在的开封府(统十六县

  • 秋赋

    宋朝贡举考试之一。又称“秋试”。各路转运司、府、州及国子监、太学,每三年一次于八月十五日举行解试。因考试时间在秋季,故名。

  • 总长

    官名。民国前期,中央政府各部长官称总长。国民政府成立时,改称部长。官名。南京临时政府始置,为中央行政各部的首长,亦称部长,员额一人。北洋政府沿其制,国务院各部设总长一人,特任,均为国务员。其称谓如外交

  • 判户部事

    官名。北宋前期置,为尚书省户部长官,以两制以上充任。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户部复以尚书为长官,遂罢。

  • 教习驸马仪制主事

    官名。明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于额定仪制司主事二员之外,又增设仪制司主事一人,专掌教习驸马仪制之事。俗称教习驸马仪制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