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观音阁镇

观音阁镇

即今四川射洪县西南三十五里太乙镇。清光绪《射洪县志》卷2:观音阁场在“县(旧治在今金华镇)南七十五里”。1950年改置太乙乡。1984年改为太乙镇。


(1)在湖南省溆浦县中北部。面积59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观音阁,人口 1000。因昔有观音庵,故名。1956年设观音阁乡,1958年属观音阁公社,1985年置镇。主产稻,并产柑橘、西瓜、棉花、茶叶、木材。有煤、硫铁等矿。有水电站、竹木加工厂、林场、茶场。设有圩场。湘黔铁路经此设站。怀桃公路经此。(2)在广东省博罗县东北部。面积143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观音阁圩,人口 3650。清乾隆年间,在东江边建埠鹅古寺,内供观音塑像,故名观音阁。镇以阁得名。1953年设镇,1958年设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复建镇。地处东江中游北部,西南为丘陵,东南沿江为平原。主产稻、甘蔗,并产花生、甘薯、豆类等。有造船、榨糖、建材、爆竹、食品加工、竹器工艺品等厂。有公路西通杨村镇接205国道。东江通轮船。


猜你喜欢

  • 都云 (雲) 军民府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都云县 (今贵州都匀市西南十七里)。明洪武十六年(1383) 改置都云安抚司。

  • 张应集

    即今山东胶州市西南张应镇。民国《增修胶志》卷7《古迹》:张应院报恩寺“在邑西南七十里,古之大刹也……寺中有古碑卧地,因地邻张应,故名张应院。寺为元至正元年建”。

  • 五华峰

    即今江西浮梁县东北五花尖。接婺源县界。《寰宇记》卷107浮梁县:五花峰“在县东八十里。五峰并峙,亦名莲花峰”。

  • 新兴村

    即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四十四里新兴乡。旧属临沂。民国 《临沂县志》 舆图: 县西南有新兴村。

  • 定乡县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置,属巴安府。治所即今四川乡城县。1914年属川边特别区。1939年属西康省。1951年改为乡城县。古旧县名。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置,治今四川省乡城县。属巴安府。

  • 三江

    ①《尚书·禹贡》 扬州:“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周礼·职方》 扬州: “其川三江。”汉以后各家解释不一:(1)《汉书·地理志》 以今江苏太湖尾闾吴淞江为南江,安徽芜湖市至江苏宜兴市间长江通太湖的青弋

  • 下瞿滩

    亦名瞿巫滩。在今四川云阳县东长江中。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朐忍县“水道有东阳、下瞿数滩”。《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瞿巫滩,即下瞿滩也”。《舆地纪胜》卷182云安军云安县:下瞿滩“在县东五里

  • 福应山

    在今浙江仙居县东。《方舆纪要》 卷92仙居县: 福应山在 “县东二里。为近郊之胜,亦名尽美山”。

  • 蓬岛山

    在今浙江奉化市南葛岙乡境。宋 《宝庆四明志》 卷14奉化县: 蓬岛山 “其源来自四明山,重冈复岭,缭绕绵亘”。

  • 芦芽山

    又名芦芽尖山。在今山西宁武县西南。《清一统志·宁武府》:芦芽山“周百余里,跨神池、五寨、静乐、岢岚诸州县界”。在山西省西北部。《大清一统志》:芦芽山“叠峰耸秀,前有小山,尖如竹阴,多生芦草,故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