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绛县

绛县

①西汉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侯马市西新田遗址。东汉改绛邑县。

②西魏恭帝改南绛县置,属绛郡。治所在今山西绛县南十里。隋开皇三年 (583) 属绛州。大业初属绛郡。唐属绛州,武德元年 (618) 移治今绛县。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

③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南宁州。治所在今云南江川县北二十六里龙街。武德七年 (624) 属西宁州,贞观八年 (634) 属黎州。天宝后省。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山西省曲沃县西南。高祖封周勃为绛侯于此。后改为县,属河东郡。东汉改为绛邑县。(2)西魏恭帝以南绛县改置,治今山西省绛县南。唐武德元年(618年)移至今绛县。(3)唐置,治今云南省江川县东北龙街。属黎州。南诏时改为江川县。(2)今县名。在山西省西南部、中条山西北麓。属运城市。面积1013平方千米。人口27.4万。辖8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古绛镇。西汉置,故治在今曲沃县城西南。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置南绛县,县治在车厢城(即聚邑,今城关镇南城村)。西魏恭帝时去“南”字,直为绛县,治今县南。《元和郡县志》:绛县“因县北绛山为名”。为绛郡治。隋开皇初属绛州;大业初复属绛郡,义宁元年(617年)改属翼城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县治从车厢城迁至今址,属浍州;四年浍州废,改属绛州。五代、北宋因之。金兴定四年(1220年)属翼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垣曲县并入绛县,元至元十六年复置垣曲县。明、清属绛州。1914年属河东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2年属太岳区。1949年属运城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区。1967年属晋南地区,1970年属运城地区。2000年属运城市。涑水河、续鲁峪河、磨里峪河、里册峪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棉花、玉米、谷子为主。矿产有大理石、石灰石、白云石、石英、重晶石、云母石、方解石、石棉、金、铜、铁等。工业有化工、冶金、纺织、建材、食品等。礼垣铁路和绛垣、绛翼公路经过县境。名胜古迹有晋国三君古墓、太阴寺、泰山庙、乔寺碑楼等。


猜你喜欢

  • 域林

    春秋许邑。在今河南叶县东。《左传》: 襄公十六年 (前557),晋伐许,“次于域林”。

  • 岭东县

    北魏初置,属汾州镇。治所在今山西交口县东北。太平真君九年 (448) 改属吐京郡。太和二十一年 (497) 改名新城县。古县名。北魏太武帝时改新城县置,治今山西省石楼县东。属吐京郡。太和二十一年(49

  • 顺德堡

    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南。清梁份 《秦边纪略》 卷3: 高台所 “南至顺德堡三十里”。

  • 南澳岛

    古称南澳山。在广东省东南部韩江口外海中。为南澳县主岛。原名井澳。有古井、岛周多澳(泊船处),故名。隋开皇年间置潮州,岛在州南,改称南澳山。明设重兵屯守。清初为郑成功控制南粤沿海的重要基地。建国后改今名

  • 冷陉山

    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西北冷坝。 一说即今扎鲁特旗南之奎屯山。唐时为契丹、奚、霫三部族的界山。《新唐书·北狄传·奚》:延和元年(712),“以左羽林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孙佺,左骁卫将军李揩洛、左威卫将军周以悌

  • 孟遮版纳

    明属车里宣慰司。在今云南勐海县西北孟遮乡。《泐史》 载傣历九三四年 (明隆庆六年,1573) 车里宣慰司所属十二版纳: 猛遮、景鲁、猛翁为一版纳。道光 《云南通志》 卷107 《边防志》 引《案册道路

  • 中沙群岛

    中国南海诸岛中四大群岛之一,属海南省。在西沙群岛东南,由隐于水下的中沙大环礁及其他岛礁组成。1947年命名为中沙群岛。因处于南海诸岛中部而得名。中国南海诸岛中四大群岛之一。在西沙群岛东南,居南海诸岛之

  • 李则镇

    北宋置,属渤海县。即今山东滨州市西三十二里里则镇。

  • 山塘驿

    在今湖南辰溪县南三十里。《清一统志·辰州府二》:山塘驿“有集。旧有驿丞。今裁”。

  • 刘家庄

    ①在今江苏沭阳县东南。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22宿迁县“㟃峿镇”条下:“《志》云,县东北百二十里有刘马庄关。一作刘家庄。有巡司。又东北百八十里而至海州。”②即今山东即墨市西北刘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