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开元寺塔

开元寺塔

在今河北定州市南门内。《清一统志·定州》:开元寺“在州治南。中有大塔,宋咸平四年建,至和二年成,高十三级”。因宋代定州地处军事前沿,地位十分重要。宋王朝为了防御契丹,利用此塔瞭望敌情,故又名料敌塔,或瞭敌塔。塔分内外两层,其间有游廊环绕,层间有砖阶可直达顶层。塔内两壁有壁龛,龛内原有壁画、塑像,各层回廊壁上,历代碑刻和名人题咏甚多。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河北省定州市南门内。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真宗下诏建塔,至和二年(1055年)始成,历时五十五年,故流传有“砍尽嘉山木,修成定州塔”的传说。因塔又作瞭望敌情之用,故又名料敌塔(或瞭敌塔)。为楼阁式砖塔,建于高台之上,平面呈八角形,十一层,高83.7米,挺拔秀丽,是国内最高的砖塔。外部涂白色,各层东、南、西、北皆辟门。第一层较高,上施腰檐平座,其上各层仅有腰檐。塔顶为铁制承露盘及青铜塔刹。塔分内外两层,其间有游廊环绕,层间有砖阶可直达顶层。第二至三层游廊顶部天花由雕花砖砌成,并以彩色相饰,极为精美。塔内两壁有壁龛,龛内原有壁画、塑像,各层回廊壁上,历代碑刻和名人题咏甚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 元 寺 塔


猜你喜欢

  • 司隶校尉部

    ①简称司隶。西汉征和四年(前89)置,掌京畿七郡捕督奸猾,察举百官以下犯法者。无固定治所。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陇县、彬县、黄陵、洛川、宜川以南,山西永和、汾西以南,霍州、沁水、阳城以西和河南安阳、

  • 奉化山

    即今浙江奉化市南奉化山。《元史·五行志》: 至元六年 (1340) “五月甲子,庆元奉化州山崩”,即此。《方舆纪要》 卷92奉化县: 奉化山在“县东南五里。周三十里,有数山相联络”。

  • 辽西省

    1949年4月置,省会在锦州市(今辽宁锦州市)。辖境相当今辽宁省西部。1954年撤销、除四平、双辽、梨树等并入吉林省外,其余地区划入辽宁省。旧省名。1949年置。省会锦州市。辖境相当今辽宁省西部和北部

  • 北沙洲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东北部,位于石岛之北七连屿范围内。1947年公布名称为北沙洲。因洲上有红草生长,又排行第三,中国渔民向称红草三。

  • 海昏县

    西汉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艾城东三里。后为昌邑王贺封国。东汉亦为侯国,后移治今永修县西北艾城。建安中,孙策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治海昏。晋仍属豫章郡。南朝宋废。古县名。西汉高祖六年(前20

  • 奉化军

    五代方镇。杨吴置,治所在江州 (今江西九江市)。后属南唐。北宋废。五代十国方镇名。吴顺义元年(921年)置,治江州(今江西九江市)。领江州。北宋废。

  • 柏家垭

    在今四川城口县西。清道光 《城口厅志》卷4: 柏家垭 “距厅西九十里。地势险要。嘉庆初,征剿教匪。曾设粮台于此。今称其地为粮台”。

  • 老木园

    在今四川巫溪县西北。清道光《夔州府志》卷31:嘉庆二年(1797)四月,“大宁奸民陈崇德作乱于老木园”。次年,为将军观成攻破,崇德败死。

  • 雪堂

    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北宋苏轼建于东坡。南宋陆游 《入蜀记》: 居士亭 “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舆地纪胜》 卷49黄州 “东坡” 条: “ (元丰)

  • 乏马岭

    在今山西岢岚县东南。《方舆纪要》卷40岢岚州:“乏马岭在州东四十里,山岭高峻,马经此辄疲乏, 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