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峒百户所
明末置,属施州卫。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南百福司镇。清雍正十三年(1735)废。
明末置,属施州卫。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南百福司镇。清雍正十三年(1735)废。
①春秋晋邑。在今山西榆次市西南二十里。《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知徐吾为涂水大夫。”②即今湖北咸宁市淦河及武昌县金水。《水经·江水注》: “涂水出江州武昌郡武昌县
①秦置,属胶东郡。治所在今山东高密市西南四十里前田庄。西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 封齐悼惠王子印为胶西王,都高密。本始元年 (前73)改置高密国。东汉属北海国。三国魏属城阳郡。北魏属高密郡。北齐废。
在今江西武宁县西北,与湖北阳新县交界处。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武宁县图说:“金水铺又三十里经天尊山至黄土岭, 自县至此一百十里。”
元至正二十六年 (1366) 朱元璋改湖州路置,直隶京师。治所在乌程、归安二县 (今浙江湖州市城区)。辖境相当今浙江湖州市及德清、安吉、长兴三县地。洪武十四年 (1381),改隶浙江布政使司。清属浙江
在今云南祥云县南八里。《方舆纪要》 卷117云南县: 青华山在 “县南八里。下有洞,阔十丈, 山仅培, 洞中甚深, 邃不可穷。 旁有石窍漏光,若天窗然。《滇纪》: 自洱
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17大理府浪穹县: 普陀峒在 “县 (今洱源县) 东南十五里,为往来要隘之地,有巡司戍守”。清仍设巡司。《清一统志·大理府》 作蒲陀崆。
一名思印江。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印江河。《方舆纪要》 卷122印江县: 思印江“源出朗溪司北,流入水德江”。《清史稿·地理志》印江县: “思邛江自松桃入,折北流,合一小水入安化 (今思南),
古国名。在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西北部旧吉打。为古代东西方海上交通线所经。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有专条记述。
北宋置,属海盐县。即今浙江平湖市东北二十四里广陈镇。《方舆纪要》卷91平湖县:广陈墅“元为广陈镇,芦沥巡司置于此”。在浙江省平湖市东北部。面积33.8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广陈,人口13
隋仁寿元年(601)以避炀帝讳改广都县置,属益州。治所即今四川双流县。《元和志》卷31双流县:“因以县在二江之间,仍取《蜀都赋》云:‘带二江之双流’为名也。”大业初属蜀郡。唐复属益州。至德二年(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