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江镇

东江镇

即今广西河池市东北东江乡。明置巡司于此。


(1)在山东省龙口市中部。面积56.9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东江,人口 4000。明成化年间,江姓兄弟迁来居住,取名江哥庄;后演变为江格庄。清末,分东、西两个村,该村称东江格庄,1981年更名东江。1949年隶芦北区,1953年隶九区和十区。1956年属位庄区、香坊区、泉水区。1957年属智家乡、碓徐乡。1958年成立智家公社。1982年以驻地东江更名东江公社。1984年设置东江乡,1988年改置东江镇。泳汶河、矫家河、绛水河经镇内。产小麦、玉米、大豆、谷子、花生、甘薯等。盛产长把梨、苹果、杏、桃、葡萄等。有油泵油嘴、石油化工、粉末冶金、化工、钢窗建筑材料、大理石等厂及建筑公司。黄水公路经此。有新石器时代的邵家文化遗址。(2)在湖南省资兴市西部。面积140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凉树湾,人口 8700。以东江河流经区内,故名。1949年属城厢镇,1956年属燎原公社,1962年为木根桥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置镇,改名东江。主产稻、蔬菜。矿产有煤、石灰石、钨。有建材、啤酒等厂。东江水电站是全国重点工程之一。郴三铁路、省道1813线、资郴公路经此。(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金城江区东北部、龙江北岸、大环江下游西岸。面积197平方千米。人口2.7万,96%为壮族。镇人民政府驻东江街,人口 3000。唐东玺县治。因处大环江西岸,河处街东,故名。1952年前分属环江、宜山县地,1953年为河池县东江区。1958年改公社,1962年改区,1965年复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置镇。主产玉米、小麦、稻、薯类、甘蔗、柑橙等。为市主要蔗产区。有自治区及市属棉纺、机械、冶炼、草酸、造纸等厂。设有农贸集市。黔桂铁路经此设站,公路通市区。游览点有金龟山。(4)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西部、白龙江北岸。面积21平方千米。人口 7200。镇人民政府驻胡家坪,人口 1200。镇以境内东江水自然村得名。1950年设东江乡,1957年并入城关镇。1962年设东江镇,1983年改乡,1986年置镇。产稻、小麦、柑橘等。有农机、化学、制药、印刷、面粉等厂。陇南地区农科所设此。212国道经此。


猜你喜欢

  • 邛部县

    北周天和三年(568)置,为邛部郡治。治所在今四川越西县北新民镇古城。《元和志》卷32邛部县:“周武帝于此邛部城置县, 仍以旧城为名。”隋属越巂郡。唐武德初属巂州。唐咸通中废。古县名。北周置,治今四川

  • 小登屿

    一作小嶝屿。即今福建同安县东南小嶝岛。《舆地纪胜》卷130泉州《景物下》:小登屿“在同安县。广十五里,居民尤盛”。旧有民居, 明洪武二十年(1387)迁入内地,成化后渐复旧土。《方舆纪要》卷99载,大

  • 多斯罗城

    在今新疆北部额尔齐流域。为唐北庭都护府辖地。

  • 内水

    亦称内江。今四川之涪江。《宋书·朱龄石传》:东晋末伐蜀,一军“使赢弱乘高舰十余,由内水向黄虎……谯纵果备内水,使其大将谯道福以重兵戍涪城”。即此。

  • 八哈塔

    亦名白达、缚达、报达、巴黑塔场、八吉打。即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元史·宪宗纪》:三年(1253),“夏六月,命诸王旭烈兀及兀良哈台等帅师征西域哈里发八哈塔等国”。

  • 舒兰县

    清宣统二年 (1910) 置,属吉林府。治所在朝阳川 (今吉林舒兰市西南朝阳镇)。民国郭熙楞 《吉林汇征》: 舒兰县 “以其地有舒兰河站。为省北台站之一,土名朝阳川。满语舒兰,果实也”。1913年属吉

  • 俞元县

    西汉元封二年 (前109) 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澄江县境。三国蜀建兴三年 (225) 属建宁郡。南朝宋属晋宁郡。南朝梁末废。古县名。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治今云南省澄江县东南旧城。两汉属

  • 东镇城

    高昌国置,在今新疆鄯善县。唐贞观十四年(640)于此置蒲昌县。高昌国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唐贞观十四年(640年)置蒲昌县于此。

  • 和平关

    明永乐中置,属平武县。在今四川平武县西北。《明史·地理志》 平武县: “西有大鱼关、羊昌关、和平关。”

  • 雍山

    在今陕西凤翔县西北三十里。《水经·渭水注》: “雍水出雍山。” 秦置雍县,因水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