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闻名不如见面

闻名不如见面

闻:听到。听到他的名声不如见到他本人。常用来表示仰慕。《北史·列女传》记载,清河(今河北清河)人房爱亲之妻崔氏,性情严明,并且历览群书。她还亲自教授两个儿子景伯、景光《九经》,使他们都成为当时的名士。景伯当上了清河太守,每有疑案,常先请教崔氏。有个贝丘(今山东博兴东南)人,不孝其母,官吏打算治他的罪。景伯很为此事悲伤,便告诉了崔氏。崔氏说:“我听说‘只听到一个人的名声不如见上那人一面’,那个人因知识低下,不知礼法,何必责罚他呢!只需把他的母亲叫来,我和她同住,让她的儿子在你的左右,让他看看你是如何侍奉我的,也许他能自己改正。”果然,那个人以后成为孝子。

【出典】:

北史·列女传·房爱亲妻崔氏》卷91,2998页:“贝丘人列子不孝,吏欲案之,景伯为之悲伤,入白其母。母曰:‘吾闻闻名不如见面,小人未见礼教,何足责哉!但呼其母来,吾与之同居,其子置汝左右,令其见汝事吾,或应自改。’”

【例句】:

红楼梦》63回:“岫烟听了宝玉这话,且只管用眼上下细细打量了半日,方笑道:怪道俗语说的‘闻名不如见面’”。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43回:“且说当时区奉仁拿他端详了一回,方才想起从前有人提过他是前任制台的寄外孙婿。闻名不如见面,怎么今天也会弄到这个样子。”


其他只听到名声不如见到他的面。指只有亲眼目睹才能有深入了解。语出《北史·列女传·房爱亲妻崔氏传》:“母曰:吾闻‘闻名不如见面’,小人未见礼教,何足责哉!”《官场现行记》27回:“老兄真是个爽快人,~。”△多用作见面时表示仰慕的话。→百闻不如一见


【词语闻名不如见面】  成语:闻名不如见面汉语词典:闻名不如见面

猜你喜欢

  • 堕策郎

    源见“章台坠鞭”。指钟情的男子。清蒲松龄《为友人写梦八十韵》:“勿使离魂女,徒怀堕策郎。”

  • 张博望

    《史记.卫将军骠骑传》附《张骞》:“将军张骞,以使通大夏,还,为校尉。从大将军有功,封为博望侯。后三岁,为将军,出右北平,失期,当斩,赎为庶人。其后使通乌孙,为大行而卒。”西汉.张骞,成固人,建元二年

  • 五花八门

    本是古代兵法中的阵名。五花:即五行阵。八门:即八门阵。后用以比喻事物花样繁多,变幻莫测。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二回:“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极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串了一个五花八

  • 西笑长安

    同“西笑”。清 叶申芗《浪淘沙.丙申夏仲去浙有怀石敦夫》词:“浙水滇云徒潦到,西笑长安。”

  • 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五灯会元.惠林宗本禅师》:“曰:‘中下之流,如何领会?’师曰:‘伏尸万里。’曰:‘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后以谓今日始悔恨以前所作之非。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四二出:“张解元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 羊角抟风

    同“羊角扶摇”。明张景《飞丸记.旅邸揣摩》:“须臾海运时,羊角抟风,垂云展翅。”

  • 游秦滞燕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乃西至秦。秦孝公卒。(秦王)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燕)文侯曰:‘子言则可,然吾国小,西迫疆赵,南近齐,齐、赵强国也。子必欲合从以安燕,寡人请

  • 庭中犊鼻

    源见“未能免俗”。形容清贫。唐李颀《别梁锽》诗:“庭中犊鼻昔尝挂,怀里琅玕今在无?”

  • 螳捕蝉

    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元 汪元亨《雁儿落带得胜令.归隐》曲:“物情螳捕蝉,世态蛇吞象。”

  • 天行健

    《周易.乾卦》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唐.孔颖达疏:“天行健者,谓天体之行,昼夜不息,周而复始,无时亏退。”《周易》“乾卦”象词称“天行健”,是指天道运行的无止无息。故君子自强发奋,也不应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