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长信愁怨

长信愁怨

长信宫是太后所居之宫殿。汉成帝时,班倢伃因遭赵飞燕谮毁而失宠。班倢伃自请退居长信宫去供养照料太后,汉成帝同意了。班倢伃在长信宫写诗作赋伤悼自己,其中有:“奉共养于东宫兮,托长信末流,共洒扫于帷幄兮,永终死以为期”的句子,辞极哀楚,凄婉动人。后世遂以“长信愁怨”为咏后妃失宠的典故。

【出典】:

汉书》卷97下《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传》3984、3985、3986页:“其后赵飞燕姊弟亦从自微贱兴,隃(yú于,逾)越礼制,寝(今作“浸”,逐渐)盛于前。班倢伃及许皇后皆失宠,稀复进见。鸿嘉三年(前18年),赵飞燕谮告许皇后、班倢伃挟媚道,祝诅后宫,詈及主上。……赵氏姊弟骄妒,倢伃恐久见危,求共养太后长信宫,上许焉。倢伃退处东宫,作赋自伤悼,其辞曰:‘……奉共养于东宫兮,托长信之末流,共洒扫于帷幄兮,永终死以为期。愿归骨于山足兮,依松柏之余休。’”

【例句】:

唐·沈佺期《凤箫曲》:“飞燕侍寝昭阳殿,班姬饮恨长信宫。” 唐·王諲《后庭怨》:“甄妃为妒出层宫,班女因猜下长信。” 唐·皇甫冉《秋怨》:“长信多秋气,昭阳借物华。” 唐·崔辅国《长信草》:“长信宫中草,年年愁处生。” 唐·徐夤《汉宫新宠》:“位在嫔妃最上头,笑他长信女悲秋。” 唐·吴少微《怨歌行》:“三十三春长信殿,长信重门昼掩关。” 唐·翁绶《倢伃怨》:“花落昭阳谁共辇,月明长信独登楼。” 唐·乔知之《定情篇》:“长信佳丽人,失意非蛾眉。” 明·李梦阳《明星篇》:“百子池头青草生,长信宫中紫苔集。” 清·董俞《落花篇》:“长信昭阳月影低,边笳横笛紫烟迷。”


猜你喜欢

  • 撒灰扃户

    参见:妒痴

  • 猿鹤沙虫

    《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今本《抱朴子.释滞》为“山徙社移,三军之众,一朝尽化,君子为鹤,小人成沙”。后以“猿鹤沙虫”喻指阵亡将士或死

  • 马当山下风

    同“马当风”。清宋琬《寄怀周伯衡宪副》诗:“安得马当山下风,共看匡庐千尺水。”

  • 袁宏倚马

    源见“倚马才”。谓才思敏捷,倚马成章。清袁于令《西楼记.泣试》:“阮生据案成书稿,袁宏倚马不立草。”

  • 屦贱踊贵

    《左传.昭公三年》:“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民人痛疾。”又“公笑曰(公,齐景公):‘子(晏婴)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于是景公繁于刑,有鬻踊者,故对曰:‘踊贵

  • 十室九匮

    形容因各种自然或社会的原因而造成百姓贫困的景象。匮,指财物匮乏。《新唐书.西域传上.高昌》:“今高昌诛灭,威动四夷,然自王师始征,河西供役,飞米转刍,十室九匮,五年未可复。”参见“十室九空”。见“十室

  • 鹿走姑苏台

    《汉书.伍被传》:“后王(淮南王)坐东宫,召被欲与计事,呼之曰:‘将军上。’被曰:‘王安得亡国之言乎?昔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今臣亦将见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后因

  • 号慕

    《孟子.万章上》:“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大舜见之矣。”后以“号慕”谓哀号父母之丧,表达怀恋追慕之情。《北史.樊逊传

  • 箕裘承绍

    同“箕引裘随”。明 杨柔胜《玉环记.童儿暗毒》:“愿爹爹百岁寿高,养童儿箕裘承绍。”

  • 槐花黄,举子忙

    唐 李淖《秦中岁时记》:“进士下第,当年七月复献新文,求拔解,曰‘槐花黄,举子忙’。”宋钱易《南部新书》乙:“长安举子自六月以后,落第者不出京,谓之过夏,多借静坊庙院,及闲宅居住,作新文章,谓之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