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

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黄河),泾(通)流之大,两涘(岸)渚(洲)涯(际)之间,不辨牛马(水势甚大,涯岸旷阔,洲渚迢遥,隔水远望时,不能分辨牛与马)。于是焉河伯(河神)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回旋)其面目,望洋向若(即北海若,海神)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道是处世为政之道的道德规范,百是虚以多指),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以仲尼之闻为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指海若)之难穷也,非吾至于子之门则殆(危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河伯见大海弘博,方觉自己过去见识不足,作了一点自我批评,自知常贻笑于大方,才发出了由衷的望洋兴叹。

“贻笑大方”是指被高明的识者所嗤笑。“望洋兴叹”多把别人一方的成就、能为远远超过了自己,不可企及又无可奈何,只有羡慕慨叹而已。

宋.苏轼《百步洪》诗二首之一:“崄中得乐虽一快,何异水伯夸秋河。”意思是眼界狭小,自我满足,无异于河神自夸。


见“见笑大方”。茅盾《风景谈》:“这些其实到处可遇的东西,看成了所谓风景区的主要条件,那或者是会~的。”


【词语贻笑大方】  成语:贻笑大方汉语词典:贻笑大方

猜你喜欢

  • 鹤避鸡群

    源见“鹤立鸡群”。比喻超群绝俗。唐韩愈《醉赠张秘书》诗:“张籍学古淡,轩鹤避鸡群。”

  • 犀顶龟文

    《后汉书.李固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李贤注:“鼎角者,顶有骨如鼎足也。匿犀,伏犀也。谓骨当额上入发际隐起也。足履龟文者二千石,见《相书》。”头顶骨隆起如犀牛,脚掌上有龟背纹。旧时

  • 千锤百炼

    形容写作诗文精益求精,反复推敲,功夫很深。唐代皮日休《刘枣强碑》:“自李太白百岁,有是业者,雕金篆玉,牢奇笼怪。百锻为字,千炼成句,虽不在躅太白,亦后来之佳作也。”躅( ㄓㄨㄛˊ zhuó 浊):

  • 灯花喜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樊将军哙问陆贾曰:‘自古人君皆云受命于天,云有瑞应,岂有是乎?’贾应之曰:‘有之。夫目瞤得酒食;灯火华得钱财。”古人认为灯心的余烬,爆成花形是为吉兆,故见之而心喜。后用

  • 潢污之荐

    源见“潢污可荐”。指以诚心祭祀。前蜀杜光庭《醮名山灵化词》:“爰择良日,仰报威灵,远中昭告之诚,辄罄潢污之荐。”

  • 子云阁

    源见“扬雄投阁”。指天禄阁。亦借指文士苦读于藏书之楼。南朝 宋谢灵运《斋中读书诗》:“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既笑沮 溺苦,又哂子云阁。”南朝 梁萧纲《君子行》:“君子怀琬琰,不使涅尘淄。从容子云阁

  • 代僵之李

    源见“李代桃僵”。指李树。借指替代之物。唐李商隐《道士胡君新井碣铭》:“丹灶飞华,宁有代僵之李?赤箫遗响,终无半死之桐。”

  • 李阳

    源见“沤麻”。泛指勇猛善斗之士。唐韩愈《斗鸡联句》:“毒手饱李阳,神槌困朱亥。”【词语李阳】   汉语大词典:李阳

  • 意不在马

    参见:上官马瘦

  • 五经在笥

    源见“孝先便腹”。形容人满腹才学。唐王维《送李补阙充河西支度营田判官序》:“补阙李公,家世龙门,词场虎步,五经在笥,一言蔽《诗》。”